第二集(4)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吴禄贞,从小勤奋好学,秉性聪明过人,八、九岁时,已能下笔成文,诗文中并已显示出了爱国、报国之心。,第二集,

     “哼,这个鬼地方,我还真呆够了,受不了这份窝囊气!”

     禄贞忽然发觉前边有些人在看告示,就说:“我过去看看,你们请先走一步吧!”

  他挤进去一看,只见墙上贴着盖有湖广总督衙门关防的招兵告示:

     “本督为兴湖广武备,拟编练江南自强军。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报名应试,合格者得以入伍。年龄十六岁至二十五岁,身高四尺八寸以上,粗通文字,本地人……”

  他十分兴奋,不由自语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8、自强军招兵处。

  招兵处门前,一面“招兵”旗下坐着位负责报名的军官。大家排着队,依序报名。军官认为合格者,入内笔试。

  禄贞走到桌前,提笔写上:吴禄贞,湖北云梦,十六。

  军官打量他一下问:“我们可是要年满十六的,你满十六了吗?”

  “快了,再有两个月就满了。”

  “走吧,走吧!没满别来捣乱。”

  “这怎么是捣乱呢?历史上不是早就有过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爱国童子吗?如今外敌入侵,国势濒危,正是用人的时候,我有志报国,您怎么能因我尚不足岁就不让我应试呢?”

  那军官顿时对他发现了兴趣:“呵,说起来还一套套的,口气倒不小!那就让你考考看,考不上可别哭鼻子抹泪的!”

  “放心,你们这又不是考状元,不是只要‘初通文理’嘛,我连秀才都中过,还怕考不上兵!”

  其他报名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不由说:“这位老弟真是人小志大啊!”

  9、总督衙门,张之洞书房。次日。

  书房陈设考究。架上有古玩、书籍,墙上有字、画,书桌后有一横幅,是张之洞的手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总督张之洞,已年近六旬,仍精力旺盛,雄心勃勃。

  室内有数人在座,此时,武备学堂总教习蔡锡勇,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大帅,报名投军的人着实不少,其中还真有佼佼者呢!您看这份考卷,文笔就极好。”

  “哦!”张之洞颇感兴趣地接过卷子来看。

  只见文章的标题为:《投笔从戎争先赴》。“好题目,有志气!”他往下看,脸上显出了笑容,嘴里念出了声:“‘当今事变日多,有志之士要报效国家,必须拿起武器。人云: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余云:好铁要打丁,好男要当兵。’”他直点头说:“好,好一个‘好男要当兵’!我练‘自强军’正需要这样的好男。”

  蔡:“不过这个叫吴禄贞的还不足十六岁。”

  张:“那可就更难得了!”说完他又接着看,渐又念出了声:“‘吾虽出身书香门第,然而,愿效岳鹏举精忠报国,效班超投笔从戎。正所谓‘大丈夫应当在边疆立功’也!”他对身边的人说:“如多有些明此理的好后生来投,老夫就不愁办洋务、练新军缺乏人材了。”

  蔡:“大帅,文章后边还附有一首诗。”

  张找到诗,读了起来:“‘开卷喜读《战国策》,濡笔爱写从军赋。安得一战定三韩,投笔从戎争先赴。’嗯,诗也好。”他对护军营营长张彪说:“张彪,你把这篇文章拿去油印,在各营和武备学堂内广为散发,以便长长大家为国报效的志气。”

  “卑职这就去!”

  张走后,他的幕僚、两湖书院监督梁鼎芬(字星海)说:“大帅,我听说本城原有个‘梦泽书屋’教书先生叫吴利彬,是个饱学秀才,有一子聪慧过人,八岁能诗,想必就是此子了!”

  “哦!”他对蔡说:“蔡总教习,我看先把他录取在工兵营当兵,如日后操、课两优,不足十八岁也可破格选送入你们武备学堂。”

  “是!”

  10、张之洞府第。二月后。  

  吴母在侧廊上陪夫人说话。

  “小姐的刺绣近来大有长进!”

  “那是你这位师傅教得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