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田梓琴先生逝世八十三周年(6)
辛亥革命网 2014-12-01 14:5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四
《弔田梓琴》注释:
(1)“我昔逰东京”:余祖言1904年夏考取官费留日(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其族弟兼学生余诚(仲勉)则变卖家产,自费随余祖言赴日留学。而1903年夏秋之际,梓琴先生已先期抵日留学。三人遂相识於东京。
(2)“户川”:【余祖言原注】:“即江户川,黄州会开会多在此川侧。”品绶案,“黄州会”,即湖北黄州留日学生同乡会。
(3)“吾族弟”:【余祖言原注】:“名仲勉,字简斋。”品绶案,余仲勉即中国同盟会湖北分会会长余诚(1884—1910)。
(4)“吾黄信多异”:[宋]苏轼在《方山子传》中说:“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光、黄”,宋时的光州、黄州。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本诗中“黄”,似应指旧时黄州府所辖诸县。“异人”:不寻常的人;有异才的人。“信”:确实。
(5)“济济”:音“qíqí(齐齐)”:庄敬貌。此“济”通“齐”。《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6)“神光”:精神;神采。“岩下电”:喻人目光炯炯有神。鲁迅《故事新编•奔月》:“[羿]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
(7)“廿世纪支那”:【余祖言原注】:“君初至东京,著书名《二十世纪之支那》。”
(8)“吾弟已沈泉”:“沈(chén)”,亦作“沉”。“沈泉”即“沉泉”,本指没入深渊之中。[唐]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抱石飞献玉,沉泉笑探珠。”本诗中则借以喻去世。故【余祖言原注】为:“简斋卒於 ”。品绶案,余祖言手稿上原注(直行书写)仅此四字,其左侧预留有空,似待补余诚去世的具体时间。再案,余诚于农历己酉年腊月二十六日即1910年2月5日晚,在故乡麻城余家冲病逝。
(9)“负担”:从前官员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或所任的职务、职位)的谦称。[清]查慎行《肩舆》诗:“礼有扶衰病,吾今释负担。”后也泛指他人所担负的工作(职位)。本诗所言“君亦缺負担”,指的是(1912年)“民国元年和议成,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田桐乃解职至北京,复主持《国光新闻》。”(田桓:《忆先兄田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蕲春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蕲春文史资料第4辑•辛亥革命与蕲春——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专辑》,1991年。)
(10)“越岁筹国会,复得连几案”:1913年1月(农历壬子年腊月),梓琴先生南回湖北,旋即东返黄州,和鄂东的国民党员们积极参与竞选众议员的活动,为筹备国会忙碌,这才和余祖言“复得连几案”,并肩战斗。
(11)“赤壁”:指代黄州。
(12)“渔父溯江来”:【余祖言原注】:“宋教仁号渔父,时来黄演说本党纲要。”品绶案,宋教仁先生于1913年2月(大约是上旬),曾由武汉来黄州演讲。参见拙文《宋教仁黄州之行》,辛亥革命网>后裔>辛亥讲述。
(13)“匉訇”:象声词,音“pēnghōng(砰轰)”,“匉”,同“砰”。此处用以形容宋教仁先生在黄州演讲时,会场上不时响起狂风暴雨般的掌声。
(14)“剖判”:分析,辨别。《南史•隐逸传下•马枢》:“(马)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派别,转变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