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田梓琴先生逝世八十三周年(7)

辛亥革命网 2014-12-01 14:5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品绶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0年7月2日,辛亥革命元勋、湖北蕲春人田梓琴桐先生病逝于上海,消息传到武汉,我的祖父余任直祖言含泪成诗《弔田梓琴》。梓琴先生忌辰

  (15)“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三国吴建,名临沧观。晋安帝隆安中丹阳尹司马恢之重建,名新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后多用“新亭泪”、“新亭泣”、“新亭对泣”、“新亭聚”等表现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或怀念故国的幽思情怀。

  (16)“天涯各行行,十载断书翰”:“行行”(xíngxíng):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书翰”:此指书信。1913年3月上旬,余祖言奉宋教仁之命,带余万卿、余远声等人远奔西南发展国民党的势力。在宜昌与老友董必武“喜相逢”,余祖言遂留宜昌夷陵中学任教习。1917年秋,余祖言接受董必武转自孙中山先生的命令,从宜昌返回麻城参与筹组和领导“鄂东护法军”,失败后于1918年秋再避宜昌夷陵中学。1919年秋始回汉定居,仍以教书为主业。余在1926年至1929年和1932年至1934年两度职掌湖北官书局时,仍未中断教书生涯。而职业革命家梓琴先生则随着国民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辛劳地奔波于国内各地和海外。因之,田、余二人自1913年春在黄州分别后,十多年未有书信联系。

  (17)“及君撫江汉,会面时亦暂”:1926年秋,国共联手的北伐军胜利进占武汉,余祖言受武汉国民政府委命任湖北官书局局长。不久,梓琴先生回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江汉宣抚使,诚邀余祖言襄佐其事,得知余已接长官书局,遂加聘余为江汉宣抚使咨议。事实上,因二人各忙其事,会面短暂。

  (18)“君旋易赵帜”:“赵”,本指周朝国名,在今山西省的北部和中部以及河北省的西部和南部一带。本诗中则专指阎锡山所统辖的(山西省)地盘。【余祖言原注】:“君宣抚江汉,后即使晋,劝阎锡山易帜、出兵。”品绶案,1927年夏,梓琴先生任江汉宣抚使后不久,即受命与周震鳞赴山西太原,劝说阎锡山归顺南京政府。次年,全国统一。

  (19)“太平策”:【余祖言原注】:“君居沪,撰《太平杂志》。”品绶案,此节田桓先生叙之颇详:“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田桐)被选为立法院委员,次年,又被任为革命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皆未就。至是遂客居上海,以著述为事,发其素所怀抱,撰成《太平策》一书,出版行世,欲为国家立百年之大计。”(《忆先兄田桐》,同注释9。)

  (20)“天心”:天意。“梦梦”:音“méngméng(蒙蒙)”,昏乱。

  (21)“龙蛟岁”:喻凶险暴虐的岁月。“龙蛟”:即蛟龙,喻凶横暴虐者。“岁”:光阴;岁月,年月。

  (22)“捐馆”: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唐]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铭》:“公之捐馆也,万里迎丧。”

  (23)“芳洁”:芳香清洁。[宋]叶适《汉阳军新修学记》:“久而孙卿、屈原之徒,议论风旨为天下师,则怒峡之巅,绝沔之涯,兰芷芳洁,宝璐照耀,而楚之文词尝盛矣。”

  (24)“一钱”:可以指一文钱,这里则指极少的钱。[唐]杜甫有《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25)“经师媚权贵,独与孔光难”:【余祖言原注】:“某经师通电当道,毁总理。君以书止之。”品绶案,“某经师”,不详。“总理”,孙中山先生。“孔光”:西汉大臣。孔子的第十四世孙。与大司空何武拟定限田、限奴婢的方案,但遭贵族官僚的反对,未能实行。

  (26)“魯连”:即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他颇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却逃到海上去了。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27)“端木”:复姓。此处似指端木赐,春秋末卫国人,即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贡善于辞令,历仕魯、卫。聘问各国,与诸侯“分庭抗礼”。曾游说齐、吴等国,促使吴伐齐救魯。

  (28)“柳下锻”:指晋人嵇康故事。《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嵇康》:“嵇康字叔夜,…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康善談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

  (29)“荆山璧”:亦称荆璧,即和氏璧。“荆山”:山名,有数处。此指湖北省南漳县西部之荆山,其山有“抱玉岩”,相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30)“受琀”:死的委婉说法。琀,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玉。迷信说法,“给之琀玉,欲使骨不朽耳。”

  (31) “八哀诗”:诗歌篇名。[唐]杜甫伤悼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汝阳王)李琎、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等八人所作的五言古诗八首。

田梓琴先生逝世八十三周年前三日

於武昌 珞珈山南坡 黄月斋

  相关文章:

  余祖言《弔田梓琴》诗中“经师”的补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