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英雄,我们该如何纪念(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2 00:00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慕容梦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每一个在革命中牺牲的人,都是永垂不朽的。”面对一些烈士陵园被破坏和败落的“没有尊严”的现状,詹宣武事件却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话

   其实,在筹建“忠烈堂”之初,争论与质疑就一直存在。

    有人劝詹宣武,为了一个死人做这么多,赔钱不说,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应该让政府去做。有些长辈就当面说他是爱出风头:做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大家捐钱,让村里去做,你詹宣武既没钱,又非要自己蛮干,为了什么?完全是“没钱硬要出风头”。

    所有质疑与反对都是一个看法:纪念英雄、建纪念堂,不是一个年轻人该做的事情。詹宣武在“不务正业”。

    作为詹宣武的大学老师吴飞良,对此事一开始也不赞成,但眼看着学生踏踏实实把这件事情干成了,吴老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纪念英雄,主流应该是官方的,民间自发的多种形式作为补充也完全可以。他做这个事情,从家族的启蒙、教育方面很有意义。”

  出人意料的是,更多年轻人对詹宣武表示理解与支持。网友“爱飞的鱼”说,这体现了浙江人民敢闯敢干的精神。民间有需求,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中国眼下需要的。“我觉得这件事政府应鼓励而非泼冷水,关键是如何引导。”

  众多网友对詹宣武表示理解。“为了心中的信念,觉得应该做,那就去做吧!”但大多数人又表示,像詹宣武一样,为纪念英雄自掏腰包,费如此精力,自己可能办不到。毕竟,“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

  而詹宣武自己的态度,确实超脱得足以匹配“非常之人”的称号。

  “这不算什么。自古到今做一点事的哪有不被人说的。”詹宣武说,“我只是在用我的方式纪念英雄。难道也错了?”

  远去的英雄该如何纪念

  无独有偶,詹宣武的“忠烈堂”于浙中掀起争议的同时,远在辽宁大连普兰店市的包工头原立宪,花空了多年积蓄,并先后卖掉多处房产,猛砸了1300万个人资金修建了普兰店市唐房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当詹宣武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原本压抑的内心拥有了一些快乐和自信。因为这个远比他疯狂的北方汉子的行为也同样广遭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他“肯定有野心”。

  詹宣武兴奋地对记者说:“看来世上有和我一样傻的人。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英雄先烈。詹蒙和我一样是年轻人,牺牲时年纪甚至比我还小。青年才俊,只可惜生于乱世。他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我们今天怎么能忘记他呢?”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对于英雄,我们必须牢记。”詹宣武说。“近年来,有关烈士陵园、烈士墓和纪念馆被破坏和败落的消息层出不穷:艳舞跳进烈士陵园;烈士陵园成了垃圾场;为开发楼盘,烈士陵园被迁往远郊……在河南洛阳,100多名网友自发地赶到被毁的烈士陵园凭吊烈士的英灵。难怪冯小刚发出如此的哀叹:为什么中国的烈士陵园没有尊严?”

  在詹宣武越说越激动的言语中,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话题:远去的英雄需要怎样纪念?

  在国外,个人修建纪念堂并不罕见,是公立纪念堂的补充,甚至和公立纪念堂平起平坐,不分伯仲。

  英雄需要纪念。每个人都有用自己的方式去纪念的权利。只要是为了英雄们的精神能被铭记和传承,无论是谁,任何一个缅怀英雄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詹宣武希望那些缠绕他的烦恼尽快能离去。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