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沿着复兴之路奋勇前进

辛亥革命网 2011-10-08 00: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秦杰、张宗堂、周英峰、顾瑞珍、余晓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亿万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伟业,从此开始,并发展壮大。作为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中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世纪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孙中山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犹如江河决堤,咆哮奔腾,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亿万华夏儿女振兴中华的伟业,从此开始,并发展壮大。

  作为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东方觉醒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凌晨。

  武昌城东南胡广总督署东辕门外,三名立誓要推翻朝廷的革命党人遭处决。

  清政府派人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武昌城内风声鹤唳,人心大乱。

  这天傍晚,是革命党人商定“起事”的时间。黄昏时分,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发出的一声枪响,划破历史长空。

  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全城。这一后来被称为辛亥首义的武昌起义,吹响了埋葬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号角。

  随后一个多月,全国各省纷纷相应。

  12月25日,14省军政府代表齐聚南京。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召开成立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这是当时亚洲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

  “辛亥革命给这个古老国度带来的巨变,无远弗届,光照千秋。”近代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海鹏说。

  穿过百年历史烟云,依稀可以听到古老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痛苦呻吟——

  “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这是孙中山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对清政府黑暗统治的声声控诉,也是倾巢之下定无完卵、四万万生灵遭涂炭的凿凿写照。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国家衰败和民族危亡,广大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求索抗争,他们向往苦难的祖国,能同欧美国家“并驾而齐驱”。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行。提出建立“新天新地新世界”的太平天国运动、期望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救亡图存的洋务运动、主张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探求过程中,很多人逐渐认识到,要想实现民富国强,只能采取革命手段,推翻腐朽的清政府。”张海鹏说。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