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对海外洪门的动员(下)(4)

辛亥革命网 2013-09-18 00:00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底05期 作者:邱格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百年来,海外洪门为辛亥革命出钱出力的行为得到了广泛的肯定。然而,革命初期海外洪门对革命的态度并不积极,为了动员海外洪门支持革

  [10]《中华民国开国前五十年文献》第一编第二册,台北:中正书局,1961年,第388页。

  [11]《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0页。

  [12]1907年第10期《东方杂志》记载:当时华侨人数共有8,955,889人,其中,暹罗2,705,000人,安南197,300人,缅甸134,000人,马来半岛1,023,000人,爪哇群岛2,800,000人,菲律宾群岛83,000人,日本17,000人,朝鲜12,200人,俄领亚细亚37,000人,美洲272,829人,澳洲30,000人,非洲7,000人,澳门、香港、台湾共2,638,500.人。因此,从8,955,889人中减去澳门、香港、台湾同胞人数,尚余6,317,389人。而据郁树锟先生考证,在辛亥革命以前,世界各地的华侨大约有五六百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南洋一带。当时马来半岛有华侨915883人(包括新加坡华侨222655人)。(郁树锟:《南洋年鉴》,新加坡:南洋报社有限公司,1951年,第癸58-59页。)

  [13]Li Poh Ping,Chinese Society in Nineteenth Century Singapore,Kualu Lumpur,1978,p.48.

  [14]吴相湘编撰:《孙逸仙先生传》上册,台湾:远东图书公司,1982年,第645页。

  [15]冯自由:《革命逸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16]冯自由:《革命逸史》(上),第24页。

  [17]冯镜如为《革命逸史》作者冯自由的父亲,冯紫珊为冯自由叔父。据冯自由说,当时其父亲及叔父主动赠予孙中山500元路费,但后来孙中山归还了该笔款项。

  [18]冯自由:《华侨革命史话》(上),重庆:重庆海外出版社,1945,第114页。

  [19]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页。

  [20]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第5-6页。

  [21]《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38页。

  [22]黄三德:《洪门革命史》,1936年印行,第7-10页。

  [23]冯自由:《革命逸史》(上),第117页。

  [24]陈荆淮:《华侨革命活动家林义顺传略》,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十九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118-126页。

  [25]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印刷,第7页。

  [26]《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75页

  [27]《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94页。

  [28]陈荆淮:《华侨革命活动家林义顺传略》。

  [29]黄季陆编:《总理全集》(下册),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0年印行,第97页。

  [30]《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86页。

  [31]《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411页。邵雍:《同盟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