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同盟会研究述评(10)
辛亥革命网 2014-09-26 10:47 来源:《史林》2012年5期 作者:马敏 洪振强 查看:
(21)李时岳:《同盟会内部风潮与孙中山》,《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22)皮明庥:《孙中山和武昌起义》,湖北省历史学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3)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7页。
(24)姚辉:《重建光复会述评》,《浙江学刊》1985年第1期。
(25)谢一彪:《再论光复会重组的原因》,《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6)汤志钧:《光复会的重组及其评价》,《民国档案》2004年第4期。
(27)严昌洪:《辛亥革命中的暗杀活动及其评价》,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高华:《同盟会的“暗杀时代”》,《文史精华》2010年第4期。
(28)沈奕巨:《论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西边境武装起义》,《学术论坛》1980年第4期;金冲及:《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二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29)吴剑杰:《论辛亥前同盟会内部两种不同的起义战略》,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0)金冲及:《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二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31)李文海:《辛亥革命与会党》,《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版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32)隗瀛涛、何一民:《同盟会与四川会党》,见《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33)蔡少卿:《中国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1-330页;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300页;周育民、邵雍:《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410页;周建超:《秘密社会与中国民主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4页;雷冬文:《近代广东会党——关于其在近代广东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195页。
(34)余明侠:《从萍澧浏起义看同盟会的领导作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5)萧致治:《黄兴与中国同盟会》,《求索》2005年第7期;(美)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艰苦十一年:乡贤黄克强先生革命贡献的重新评估》,《近代中国》第16辑,2006年。
(36)陈梅龙:《论陶成章与同盟会的关系》,《史学集刊》1986年第2期。
(37)何泽福:《陶成章与同盟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38)徐立亭:《章太炎与同盟会的分歧》,《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9)唐文权:《同盟会倡始时期宋教仁心态研究》,《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0)周锦:《留学生与中国同盟会的创建》,《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