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6)

辛亥革命网 2014-05-12 00:00 来源:《民族研究》 作者:郑大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晚年(1919年后)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919年到1922年,他的“中华民族”观是一种以同化为基础的一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3] 参见姜义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中国近代民族形成的进程》,《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林家有:《孙中山和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历史教学》2005年第8期;王娟:《浅议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林齐模:《从汉族国家到民族国家——孙中山民族建国思想的发展》,《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李禹阶向中银:《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国家认同观念》,《光明日报》2011年1月20日“理论版”;林齐模:《从民族革命到民族再造——以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为中心》,《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4]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页。

  [5]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94页。

  [6]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473页。

  [7] 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21页。

  [8]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页。

  [9]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473页。

  [10] 孙中山:《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94页。

  [11]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12]参加郑大华:《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

  [13]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474页。

  [14]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87—188页。

  [15]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474页。

  [16] 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21页。

  [17]陈旭麓、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页。

  [18]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决议案》,《民族问题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19] 《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20]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18页。

  [2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19页。

  [22] 《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23]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24]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14页。

  [25] 孙中山:《致耳把都拉而吉子函》,《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7—38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