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7)

辛亥革命网 2014-05-12 00:00 来源:《民族研究》 作者:郑大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晚年(1919年后)孙中山的“中华民族”观有一个演变的过程:1919年到1922年,他的“中华民族”观是一种以同化为基础的一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26] 孙中山:《复马文元函》,《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27]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27页。

  [28] 《中国国民党党纲》,《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4—5页。

  [29] 《中国国民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30]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88页。

  [31] 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9页。

  [32] 参见尚伟:《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2期。

  [33] 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3页。

  [3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35] 《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1页。

  [36] 李大钊:《平民主义》,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6页。

  [37]《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1923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342—343页。

  [38] 《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对于国民党全国大会意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3页。

  [39]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中华书局1960年,第618页。

  [4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412页。

  [41] 参见[ 日] 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 以清末至1945 年的“民族论”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3 年, 第116——119 页。

  [42] 以上参见杨思机:《以行政区域统驭国内民族 ——抗战前国民党对少数民族的基本策略》,《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

  [43] 转引见马玉华:《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初探》,《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