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祭祀典礼
辛亥革命网 2012-03-29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李俊领 查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当晚11时整,孙中山正式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称:“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即表达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的礼节与仪式。在“礼仪之邦”的传统下,新生的中华民国如何以新的仪典向世界展示她的文明姿态,遂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国是。
黄陵祭礼 告慰始祖
1912年2月,孙中山下令:“现在清帝业已退位,民国统一,兹定于本月十五日举行民国统一大庆典。”“统一大典”的重要内容之一即黄帝陵祭祀典礼。
2月15日,南京临时政府派出的15人代表团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在典礼上,他们宣读了孙中山为此特撰的祝辞,辞云:“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我有先。”这篇祝辞一扫列强侵凌下的文化自卑感,深情表达了汉族重光的文化自信心,意味着中华民国作为新生的民族国家,抛弃了西方“美丽新世界”强加于其顶上的野蛮标签,重新擎起了文明的旗帜。
此次黄帝陵祭祀典礼以鞠躬为礼仪,以香花清酒为祭品,完全去除了神秘主义色彩。黄帝陵的祭祀典礼从繁缛铺张骤然变得简约质朴,其文化内涵也由展现帝国权力结构,强化君主统治的秩序意识变为表达汉族革命推翻满族统治、民族国家代替王朝国家的政治情感。
南京临时政府将黄陵祭祀典礼作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庆典具有特殊的历史因缘。戊戌变法后,革命派为突出满汉矛盾,重新发明了“汉族”概念,将黄帝塑造成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汉族皆“黄帝子孙”,而满族当然不在其中。“黄帝子孙”从“一个用炎黄文化凝结而成的文化符号,扭曲成一个单纯的血缘符号”。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横滨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在鲜明的反清旗帜下培育“汉族”意识。其在留日学生中一呼百应。翌年初,鲁迅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句。1904年,《黄帝魂》将该年定为黄帝纪元4614年。黄帝成为汉族的始祖、象征,更是成为汉族革命派政治力量的崇拜偶像。
南京临时政府的黄陵祭祀典礼正是以1908年革命党人的黄陵之祀为历史前奏。不过,从1913年到1934年,黄陵祭祀典礼再未举行。直到1935年,在国民党元老邵元冲的努力下,民国中央政府的黄陵祭祀典礼才得以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