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凡与周南女学——《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3)
辛亥革命网 2011-06-08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周秋光 查看:
长期的办学生涯特别是办理女学的多年实践,使朱剑凡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独特的教育思想,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应当说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关于朱剑凡的教育思想,本书巳作为重点阐述的内容。撰写者分别从“爱国教育思想”、“平权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品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思想”、“师资建设思想”、“课程建设思想”等八个方面对朱剑凡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读者诸君如有兴趣,自可去书中阅读品味。我这里只想补充说明三点,以为当今办教育者之所借鉴:
一是办学须有明确的教育宗旨与目标。朱剑凡提出的“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就是他的教育宗旨与目标的具体体现。其实教育无论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社会生活结合以及为社会改造与建设服务这个主题。只有始终抓住了这个主题,学校才有生命力。周南之所以办得有成效,就是因为学校所有的学科都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设置的。如朱剑凡认为,师范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故首先在周南开办了师范科和简易师范科,并附设小学和幼儿园。朱剑凡还认为妇女要在社会上自立,就必须有谋生的技能,故又开设了缝纫、刺绣、烹任等班。为满足全省女子学校对音乐和体育教员的需求,他又开办了音乐、体育专科班。这样的没置,就不存在所学非所用的问题了,从而保证了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二是学校应当始终狠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其实是学校的生命线。狠抓教学质量从来都是学校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学校,都存在着相互间的竞争,而竞争实际上主要就是各个学校之间在教学质量上的竞争,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乃至由中及外均概莫能外。狠抓教学质量不外乎一抓教二抓学,教与学其实是教育中的两个主体,都得同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废。朱剑凡办理周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在这两个方面都下了功夫。教的方面,如前所述,他主要是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任教、送教师外出考察与培训;也抓教材建设,包括选用国内外同类学科中编得好的教材,甚至自行组织人编写适用可行的教材。例如朱剑凡自己就编写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讲义。学的方面,朱剑凡亲自订定校规,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规定学生不准旷课,如有不准假而外宿者,便要开除学籍。特别重视学生的《国文》、《数学》、《英文》三门基础课程,规定三门课程期末考试中如有两门不及格或一门连续两期不及格者,便作留级处理。学校定期将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对拔尖学生予以奖励。并专辟图书室供学生课外自由阅读。在图书室里有值日的教师为学生辅导答疑。对于基础差的或缺课的学生,还设有“特别教室”,有相应的教师前来为之补课。周南就是通过这样的措施来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始终居于名校的前列。
三是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学校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也要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育。在今天的社会,健全人格的培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些不健全人格的负面因素和现象,已经接二连三地在许多学校出现和发生。特别是去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发生后,这个话题已经变得十分沉重。培育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要言之应包括: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诚恳笃实的品行;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感;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有创新与合作的意识;能自主和自律;有一定的个性特长;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等等。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培育与形成的阶段,而“人格决定命运”,故如何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培育,实乃至关重要。朱剑凡虽然不曾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要求他的学生,但他那时候所进行的诸多做法,实际上已与我们今天的提倡暗合。例如他注意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鼓励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并带领他们参加一些爱国的社会活动;他刻意营造勤勉的学风和活泼的校园气氛,为学校制定的校训是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后浓缩为“诚、朴、勇”三字;他着力培育和提高学生自治的能力,各班都成立学生自治会,自治会的干部都由学生自行选举产生,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校园都由学生自己管理;他经常带领学生在校园里种植花草,用以美化校园环境,养成学生爱美的情趣与劳动的习惯;但凡春秋节假日,他便组织学生郊游,观赏农林山水、公共建筑、古物名居,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其见识;他以女生虽勤奋好学,但体质多羸弱,于是大力提倡体育,从外校请来教练培训蓝、排、网球,学校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校运会,在1912年以前已举办了7次;他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娱乐活动,每年校庆和元旦都要举行游艺会,由学生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丰富多彩的节目,有时还发动学生到社会上演出。周南的学生经朱剑凡如此精心培育,人格获得了健全的成长,在当时就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称赞。
最后还想说几句:朱剑凡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朱剑凡所手创的周南还在,朱剑凡的办学精神和教育思想还在周南传承,还在影响和激励着今天的周南人在中学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中不断进取。周南以《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这样一个课题成书的形式向百周年校庆献礼,将成为传承与弘扬周南传统以及前贤业绩与精神的最好历史见证。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在全国中学界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中学中,能够高度重视校史教育作用的委实并不多见。周南能够专门拨出经费、选派精干的教师组成课题组,对本校的创始人及其教育思想进行专门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十分难得的事情。因为就目前湖南近代私立教育的研究状况来说,还不是很深入,特别是对著名的私立教育家进行专门研究,也还刚刚起步。本书当为专门研究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的第一本成果。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家群体的研究向前推进。
本书的写作出自一批教学任务十分繁忙的中学教师之手,更让人肃然起敬。人们或许认为中学教师只适宜于对中学生授课,并不适合于从事专门的学术研究。然而周南中学教师的这种行动有力地说明了中学教师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科研力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周南中学参与朱剑凡研究的这些教师都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从事资料的收集和书稿的撰写,而且写出来的这部书稿也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实非易事。
当然,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本书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对于当前朱剑凡及其湖南近代私立教育的研究动态的把握,对于学术界已进行的相关教育研究成果的评析,对于私立教育之间、朱剑凡与其他教育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比较,都还存在着或涉猎不够、或论述不到位、或研究欠缺深入的地方。但这些不足并不构成对于本书的损害。作为本课题组的顾问,我期待着和本书的所有撰稿者们,能够将这些不足当作继续和进一步研究朱剑凡及其教育思想的新动力和新起点,去进行新的尝试,去寻求新的突破。
是为序。
2005年3月18日于大洋彼岸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周秋光(1954-),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