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响辛亥革命的惊雷――四川“保路运动”历(4)
辛亥革命网 2011-06-09 00:00 来源: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作者:中国独特题材文学网 查看:
我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的“大众历史”,更不应只停留在学术殿堂供极少数专家学者垄断和“把玩”。
本书绝不故作高深、玩弄玄虚。在强调真实的前提下“让史料自己说话”。我尽量以朴实、鲜活的语言,把原本十分复杂、枯燥的史料,以生动而简明的情景化、细节化的形式来描述,使史料的真实性和描述的文学性相结合,尽量使之能达到一种“大俗大雅”:即学术性、严肃性、故事性、趣味性、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需要强调的是:书中情景化、细节化、人物对话,并非凭空虚构。一些是史料中本有,作者将其译成白话;一些只是将史料中“第三者”枯燥的叙述方式,稍加以生动一些的改写而已。但在关键、重要的部分,作者则更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原始性、学术性,决不因“文采”而妄加改动。
本书作者几本文史书籍多次再版,并经常被学术界人士引用到论文和专著中,实践证明这种写作方式是受到各界读者肯定和欢迎的。
至于这本书能否达到以上目的,尚望各界读者不吝教正。
目录
作者前言
开卷语
第一章
世界大潮中的大清破船
1.中国掀起了早期铁路风波
沈葆桢奏说“吴淞铁路”来由
英国商人心怀叵测但手法高明
中国人对铁路的“反对”和“欢迎”
清政府愚昧透顶拆毁铁路
慈禧太后皇宫内坐火车
2. 冒险家立德开辟川江航道
1883年时一个英国人眼中的川江
试航失败和重庆“开埠”
1998年成功开辟川江航道
3、原因复杂的四川排外“教案”
彭县娃娃摸传教士屁股后的“尾巴”
震惊中外的“成都教案”
4、“庚子事变”和“新政”的催生
“戊戌六君子”中的两个四川人
慈禧太后和“义和团”
“庚子事变”后清廷玩“新政”
第二章
四川“新政”和巴蜀风情
1.新上任的四川总督锡良
赴任路上奏朝廷请修“川汉铁路”
美、英公使照会“外务部”插足川路
锡良、赵尔丰初到成都说铁路
藩台冯煦谈川人力阻洋人
1904年1月成立“川汉铁路总公司”
20世纪之初的成都古城
辉煌古城令列强垂涎
四川最后的科举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