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提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
辛亥革命网 2011-05-16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 作者:杨天石 查看:
原文标题:胡适曾提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一、平津沦陷,胡适向蒋介石上条陈
台湾蒋介石档案中,藏有陶希圣致陈布雷函手迹一通,函云:
布雷先生:本日下午五时,希同胡适之先生奉谒,未遇为怅。我等以为川越之南下,中国政府只有两种态度(一)为拒绝其入京(二)为积极表示政府在决战之前作最后之外交努力。希等主张第二办法,并主张与之作一刀两断之方案,即放弃力所不及之失地,而收回并保持冀察之领土行政完整。其冀察部分希仍主张以实力保守沧保线而以外交手段收回平津。此种意见之意义在运用我国可战之力与必战之势,不轻启大战,亦不避免大战。盖大战所耗之力亦即我国之统一与现代化之力。若轻于用尽,必使中国复归于民六、民八敌方纷争时也。望先生为委座陈之。
弟陶希圣上,五日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后以字行。湖北黄冈人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1927年参加北伐军政治工作1929年主编《食货》半月刊。1931年任北京大学教授。陈布雷(1890—1948),原名训恩,布雷为其笔名。浙江慈溪人。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二处主任。1937年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常为蒋介石起草文稿。函中所称川越,即川越茂,原任日本驻天津总领事,1936年被提拔为日本驻华大使。
次年奉调回国。1937年6月,再度使华。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川越声称赴北平“避暑”,自上海北上,滞留天津,和中国政府之间的交涉均由使馆参事代理。经中国政府与日本外务省交涉,川越才于8月3日离津,经大连南返。据此,知此函为1937年8月5日作。当日,陶希圣与胡适共同访问陈布雷,企图对时局有所建议,未遇,便由陶希圣出面,写了这封信,要求陈向蒋介石陈述。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于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称:“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但他同时又表示:“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他提出解决卢沟桥事变四原则:(1)任何解决不得分割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2)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组织;(3)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4)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得受任何约束。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蒋介石积极部署军队,企图防守沧县至保定一线。陶函即是在这一情况下提出的应时之策。虽仅一人署名,但函中明言“我等”,则代表胡适观点无疑。
卢沟桥事变后,在对日态度上,国民党和知识阶层人士分为和战两派。汪精卫、周佛海、陶希圣、胡适、高宗武等人认为中国国力衰弱,与日本作战必败,极力主和,形成所谓“低调俱乐部”。8月3日,川越茂离津时,曾就卢沟桥事变向记者表示“吾人担任外交,非努力将此种事件设法由和平解决不可。结果如何,固当别论,自应尽力从事者也。”又称:“仍冀中日关系于最后危机线上可以转换,尽力调整国交。”陶、胡对川越茂的南返存有希望,提出不要拒绝他入京,而要利用他“在决战之前作最后之外交努力”,与日本达成“一刀两断”的方案,其内容为保持冀察领土完整,保守河北中部的沧州、保定一线,以外交手段收回平津,而其交换条件则为“放弃力所不及之失地”。
何处是陶、胡所指“力所不及之失地”,函中未明言,但同函附有条陈一份:
原则:解决中日两国间一切悬案,根本调整中日关系,消除两个民族间敌对仇视的心理,建立两国间之友谊与合作,以建立东亚的长期和平。
方针:
(一)中华民国政府在左列条件之下,可以承认东三省脱离中华民国,成为满洲国:
1、在东三省境内之人民得自由选择其国籍;
2、在东三省境内,中华民国之人民享受居留,经营商业,及购置土地产业之自由。
3、东三省境内之人民应有充分机会,由渐进程序,做到自治独立的宪政国家。
4、在相当时期,如满洲国民以自由意志举行总投票表决愿意复归中华民国统治,他国不得干涉阻止。
5、热河全省归还中华民国,由中国政府任命文官大员在热河组织现代化之省政府,将热河全省作为非武装之区域。
6、自临榆县(山海关)起至独石口之长城线由中华民国设防守御。
(二)中华民国全境内(包括察哈尔全部,冀东,河北,北平,天津,济南,青岛,汉口,上海,福建等处),日本完全撤退其驻屯军队及特务机关,并自动放弃其驻兵权,租借地,领事裁判权。此后在中国境内居留之人民,其安全与权益,完全由中国政府负责保护。
(三)中国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努力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以谋亚洲东部之永久和平。
(四)中国与日本共同努力,促成太平洋区域安全保障之国际协定。
(五)日本重回国际联盟。
外交手续:
1、两国政府商定上项方针(不公布)之后,两国政府同时宣布撤退两国军队,恢复七月七日以前的疆土原状。中国军队撤退至河北省境外,日本军队撤退至长城线外。北平天津及河北省曾被日本占据地域内之政警务由中国政府派文官大员接管。其治安维持,由中国保安队担负。两国政府宣布军队撤退时,同时声明在公布之后三个月之内,由两国选派全权代表在指定地点开始调整中日关系的会议。
2、第二步为根本调整中日关系的会议,依据两国政府会商同意之原则与方针,作详细的节目的讨论。此第二步之谈判,应不厌其详,务求解决两国间一切悬案,树立新的国交。谈判期间不嫌其长,至少应有两三个月之讨论。交涉之结果,作成详细条约,经两国政府同意后,由两国全权代表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