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首义史(连载14)(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 贺觉非 查看:
十四、种族研究会
发起人为黄申芗、戴鸿炳等。黄、戴系第三十二标士兵,故加入种族研究会的以该标士兵为多。共有会员八十余人。他们对汉阳狱中的李亚东十分敬服,会务进行,常同李亚东商议。会员有林兆栋、曾楚藩、覃秉钧等。长沙饥民抢米事件,黄申芗谋响应不成,被迫出走,会务遂停。[20]
十五、军队同盟
1910、1911年间,各种革命团体乘时并起,交相罗致同志。第二十九标蔡济民,原为日知会会员,又参加过同盟会,蔡为了统一步骤,在本标组织军队同盟,规定加盟者不论加入何种会、社,均须接受本同盟统一调度。蔡济民任标代表,高尚志为副代表。下设交际、宣传、登记、军备、庶务五组,各选专人负责。营、队、排均设代表。军队同盟成员有:王益芳、陶福森、方柏林、刘占鳌、刘元发、吴鸿国、张金山、刘明超、易忠文、孙成相、余子林、杨相如、汪梦炳、张保国、邱明清、胡宪佑、陈兆雄、邹子敬、段云斋、何锦章、陈保华、安得胜、童振球、胡亮海、徐振华、孙焕标、诸义平等。蔡济民在武昌起义时地位重要,与他组织的军队同盟成员多是起义军人骨干有关。孙武和蒋武都不能不对蔡有所借重,改组后的军务部也非蔡当司长不可。[21]
十六、湖北军队同盟会
1908年3月间,潜江人任重远,由李长龄(1861-1928)介绍,入第四十一标当兵。任重远原为日知会会员,到日本又加入同盟会,至是倡议成立湖北军队同盟会。1908年7月26日,在洪山罗公祠开成立会,覃秉钧任会议主席。会上决定,以同盟会之章则为章则;亦不推举领导干部,以同盟会之领导为领导。实际负责联络的是任重远。据说有会员四百多人,各标营均有。重要会员为:任重远、郭抚宸、黄申芗、覃秉钧、黄驾白、黄元吉、黄依僧、张文远、孙昌福、莫定国、唐牺支、李抱良、李慕尧、钟畸、杨王鹏、林兆栋、廖湘芸、邹毓琳、邹润猷、陆国琪、单道康、彭新振、陈少武、祝制六等。任重远急于求成,认为只要把当时湖广总督陈夔龙刺死,就可占领武昌,号召全国。不料事泄,任只身入川。军队同盟会纯由任重远个人主持,任一走,会务亦停。军队同盟会的会员后来成了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基干力量。[22]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76页。
[2]朱和中《欧洲同盟会纪实》,《辛亥革命回忆录》第6集,中华书局1063年版,第7页。
[3]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余诚传》。
[4]据范腾霄自传手稿本,件藏湖北省博物馆。
[5]刘公父名子敬,孙中山曾自书收据并函子敬感谢刘氏父子捐款。原件藏刘公之弟刘同处,“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6]群学社资料,见梁钟汉所辑《梁瀛洲年谱》及《辛亥首义回忆录》第2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页。
[7]后改名十力,现代著名哲学家,现代新儒学的哲学奠基人,著有《新唯识论》、《原儒》等书。
[8]黄冈军学界讲习社的资料,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第112页。
[9]鸩译书社的资料,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5、76页。
[10]天锡会的资料,见雷震章《施南光复始末记》,《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第135-139页。
[11]铁血军的资料,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11页。
[12]安郡公益社资料,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4辑,第8页。
[13]神州学社资料,见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22页。
[14]蕲春学社资料,见陈孝芬《查光佛事略》。
[15]集贤学社资料,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3辑,第106页。
[16]辅仁会资料,见《步队第八团二营营长陈佐黄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4页。
[17]忠汉团资料,据陈国桢1957年谈话记录。
[18]自治团资料,据江炳灵1957年谈话记录及《贺公侠事略》(台湾湖北文献社)。
[19]将校研究团资料,见吴醒汉自传,及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22页。
[20]种族研究会资料,见《黄申芗革命事略》,《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中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4页。
[21]军队同盟资料,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第64页。
[22]湖北军队同盟会资料,见章裕昆《文学社辛亥武昌首义纪实》,三联书店1952年版,第4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