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5 00:0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37卷第6期 作者:彭南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改对手工业严格限制的政策。采取了鼓励学习和推广外国先进技术。在中央及各省广设工艺传习机构。研究改良手工业产

  2.中央及各省设立工艺传习机构。研究、改良、传播手工业产品制造技术。清朝末年。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中央和各省掀起了一股兴办工艺传习机构的热潮。如下表:清末中央及各省设立工艺传习机构一览表:

 

  上表只是一个初略统计。实际上。中央及各省还设立了八旗驻防工艺传习机构。如1908年成立的北京首善工艺厂。开办经费达185000两。学徒都来自八旗子弟。同年成立的湖北荆州八旗工艺厂也是专招旗人入学。各省工艺局并不是专门的手工工艺传习机构。但是推广手工业技术的传播、促进民族传统手工工艺的改良却是各省工艺局的重要职责。上表所列各省工艺局传习科目不是适合于出口贸易的初加工手工业、就是具有本省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其主旨在于传授谋生手段、化除“游民”。达到教养兼施的目的。如农工商部工艺局所设各科。“如系南省专门工艺。京师尚未仿造者。则招集各该省工匠来京制造。以广其传;其京师已有之工艺。尚当推陈出新者。则招致良工。益加考究。以尽其量。”为实现这个宗旨。工艺局制定了专门的《雇募工师条例》。规定“如能改良旧法。发明新艺。仿造洋货。由本局分别呈明本部。赏给八九品艺士职衔”;“如能技艺超群。人难仿效。为世传独得之秘。本局察看。酌量可递补一二三等教习名目。其辛工银由20两至50两。”北京工艺局对于“京货所著名者。如景泰琅裁绒毯平金雕刻之类。精益求精。以广销路。洋货所浸灌者。如纸张布匹针线火柴蜡烛之类。设法仿造。以塞漏卮。”北洋工艺局则是“以推广民间生计为主。…使所学者得所用。庶几风气日开。民生日裕。”四川通省劝工局所属工艺厂。“乃欲加精四川已有之工艺。扩充四川未有之工艺。则其宗旨纯于为工艺。即以注意高等之工艺为界限。”“副厂乃欲收无业之穷民游民。即以教寻常易学而能存活之工艺为界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