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3)
辛亥革命网 2011-05-15 00:00 来源:史学月刊 1999年第6期 作者:彭南生 查看:
人口膨胀带来的城市社会问题集中体现在黑社会组织、抢劫、斗殴、拐骗等方面。清朝咸丰年间淮扬一带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多脚夫、船户、肩贩、手艺及游民、游勇者流,借烟馆、赌场、茶坊、小押为巢穴,行劫为非,声气甚广……此类根柢于仙庙,枝叶于苏、沪,蔓延于京、瓜、清淮,萌孽于金陵、芜、六。”(注: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一),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44页。 )清末汉口最繁华的租界地带及铁路车站、轮船码头等处,无业游民集结,许多游民结帮成党,游荡街市,一些会党组织如“洪帮”、“青帮”等大小头目也都混迹于此,汉口逐渐聚合成一股具有相当势力的黑社会组织。如有“武汉的杜月笙”之称的汉口大流氓杨庆山早年就是汉口华景街头的一个无业游民,后来加入洪门,荡迹秘密社会,步步升为名震长江沿线的“寨主”(注:参看《武汉文史资料》第9辑,第85—86页。)。黑社会组织给城市社会带来恐怖、动荡,是城市社会秩序紊乱的一个重要温床。20世纪30年代,广东南海、顺德的农村妇女“离乡别井而赴广州、港、澳等处为人佣工,或操神女生涯者,几至不可数计。更查此辈妇女由乡来省寻工之后,因供过于求,谋生不易之故,其生活之困苦实有甚于乡间,是故每为一般拐匪所乘,借引荐谋工之名,将各妇女诱拐贩卖于从化北江各地,其年轻貌美者,闻所值动辄三五百元,一般女工入彀其中而被拐卖者,不知凡几。”(注:《国际劳工通讯》第10号,1935 年7月。)生活的艰辛也逼迫着一部分进城妇女充当娼妓,据汉口官方统计,1909年汉口妓女人数即达2857人(注:贺鸿海:《旧汉口的娼妓》,《春秋》1988年第3期。)。“(建德)少妇们、姑娘儿, 眼见得故乡已吃空了草根,也丢了年高的双亲、正在哺乳的孩子,纷纷到兰溪、金华去,在茶楼、酒楼中做了女堂倌,出卖着肉体!”(注:沈岳:《建德的政治和农村》,《中国农村》第3卷第7期,1937年7月。)
三
近代农民离村造成城市社会问题突出的根源究竟何在?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农民离村的原因。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释,现代城市对农村劳动力产生“拉”力,具体表现为城市工商业规模的扩大、新兴工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以及城乡收入预期值差异的吸引;同时,农村社会经济对农业劳动力又产生一种“推”力,如农业机械的采用及其对农业劳动力的排斥。在这种“拉”力和“推”力的作用下,西方工业化国家较好地实现了城市化。但是,近代中国的农民离村与其说来自于城市工业化的“拉”力和农业机械化的“推”力,还不如说源于人口压力。从静态角度分析,近代人均拥有土地始终没有超出3亩,如表3:
表3 :近代中国人口与土地比例情况简表(注:本表根据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均至少需要3.5 亩(注:笔者曾结合近代粮食亩产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进行考证,并结合近代文献的记载,推算出人均需地3.5亩才能维持生存。)土地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 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代,传统农业的产出也不足以养活4亿多人口, 如果考虑自然灾害、耕地抛荒与改种、地权分配严重不均以及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军阀混战等动态因素,那么近代中国的人口压力就更大,尤其是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贫苦农民承受着更大的人口压力,到城市谋生、逃难成为他们离村后的主要去处。
中国的早期工业化属于后发外缘型,即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十分低下。据统计,1887年新式工交、建筑、金融业在国民总产值中的份额还小到不可计量的程度, 到1936年时仅占总产值的7.9%,所占比重仍然很低(注:章开沅、 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225页。),因此,工业化对农民离村的拉动力不能估计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