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武汉学的构想(4)
辛亥革命网 2011-04-25 00:00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严昌洪,汤蕾 查看:
三、建立武汉学的一些构想
武汉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创立和发展是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浅见,希望能够对武汉学研究的开展有所裨益。
第一,深入探讨武汉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从理论上丰富对武汉学的认识,以利于各项具体研究工作的开展。当然随着武汉研究的发展,其研究的理论也会越来越明晰,但在武汉学的初创阶段,对这一问题的深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武汉学除了用同其他学科一样均能适用的指导原理,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指导外,还应有其特定的研究理论。
正如前文所说,武汉学的研究内容包罗万象,但绝不是对武汉史和武汉市志的简单综合,而是通过各项基础研究揭示武汉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内在的一般规律。这就涉及到武汉历史研究和武汉现状研究的关系处理问题。笔者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武汉史的研究归根到底是为武汉的现状研究服务的,没有对历史问题的清晰把握,现状研究难免会肤浅化,难以把握住现实发展问题的内在规律性的东西;同时现状研究也会给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相关的课题,离开了对现状问题的清楚认识,历史认识也免不了带有研究者的片面性。所以武汉历史的研究与武汉现状的研究必须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武汉学的进步。
在研究方法上,武汉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必然要在特定的研究中借鉴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但不能囿于它们的研究框框,而要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迫使武汉学的研究者思考如何运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武汉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所以武汉学的研究方法迫切需要改进。
第二,建议设立“武汉学研究院”为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下设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研究室,以便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同时,为了便于研究人员交流研究心得,探索研究课题,以及开展综合研究的需要,研究院应定期举办武汉学研究讨论会。在研究人员的配备上,可聘请有一定研究水平和专长的专家为专、兼职研究员。他们既可以是武汉本地的,也可以是有志于研究武汉问题的外地专家,还可以是海外的研究者。平时,他们可以各自展开单项研究,也可以以各研究室为单位成立课题组,实行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完成一项研究任务。还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审议确立研究项目,然后在全社会用委托和招标两种方式确定项目承担者,给以一定的责、权、利,以保证研究项目的完成。在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开发问题上,研究院应设立专门的资料中心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资料的内容也应多元化,既要有公开出版的文史资料、方志、年鉴等,也要有专业性很强的档案材料、口述材料、实物资料等。在研究资金的筹措方面,研究院可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研究资金的需要量,政府应划拨一部分专款以启动和维持研究工作的正常运作,不足的部分可由研究院调动社会力量自行解决。
第三,注重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武汉学的研究既要立足于武汉,又要放眼世界。研究武汉,首先必须以武汉为研究起点,研究武汉文化的特质和鲜明个性。但是,武汉的文化不可能是封闭的、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开放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武汉更不可能在封闭中求发展。研究武汉,我们应该把它放到全国、放到世界中去分析、比较,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广泛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内,不能将武汉学发展成为武汉的学者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自说自话的狭窄研究带,我们要积极吸引外地同行和专家参与讨论武汉的建设,在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中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差距,学习它们的发展经验。在国外,要借助海外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以提高武汉学的研究水平。在已经建立的同日本、美国、法国专家友好联系的情况下,通过互通研究信息、互相访问考察、合作承担研究项目、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在尚未开展合作的地区,也要努力积极适时地同他们取得沟通。
第四,积极地推动研究成果的问世,争取早日促进武汉现代化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将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论著收入《武汉学研究丛书》并陆续出版;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在征得各有关部门的同意后,在《江汉论坛》、《学习与实践》等刊物上开辟《武汉学》专栏,定期发表相关论文,也可在《长江日报》上刊登、宣传武汉学研究动态。有条件时,可以创办《武汉学学刊》和“武汉学”网站。通过这些渠道,使武汉学研究成果广为传播,让政府和广大民众都了解和支持武汉学的发展,让武汉学深入民心,培养武汉学研究的接班人,同时也使他们更为熟悉武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推动武汉现代化的进一步跃进。武汉学,应时代的召唤而生,必将随时代的前进而有着更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早日创建。
参考文献:
[1]陈旭麓,唐振常,沈渭滨,等.上海学研究笔谈[J].史林,1999,(2).
作者简介:严昌洪(1943-),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社会风俗史、武汉史;汤蕾(1980-),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2003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