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费逵与中国现代出版业(4)

辛亥革命网 2011-04-26 00:00 来源:《编辑之友》 作者:吴迪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陆费逵一生服务于我国书业 38 年,任中华书局总经理30年,并长期担任上海书业同业公会主席一职。他的一生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文

        1911年春,陆费逵编辑的《世界教育状况》(《教育杂志》的临时增刊)一书出版,这是我国介绍世界教育方面较早的一本图书。

         1912年1月,陆费逵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敬告民国教育总长》一文,对当时我国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得到教育部长采纳而先后施行。

        1923年1月,陆费逵发表《我国书业之大概》一文,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历史、现状,作了精辟的分析,并提出“我国出版事业,发达最早,木版印刷据说始于冯道,然决非冯道一人创始,大约隋唐之间已有之矣”的观点。4月,他发表《书业商之修养》一文,指出“书商的人格是最高尚最宝贵的,也可以算的是最卑鄙龌龊的。如出的书有价值,使人读了获益匪浅,能贡献于社会,书业商的人格即高尚;反之,如以诲淫诲盗的书籍贡献于社会,其书业商则好比提刀杀人”。现在看来,陆费逵的观点仍是非常正确的。

        1922年至1926年间,陆费逵相继出版了其教育方面的代表性论著:《教育文存》、《妇女问题杂谈》、《青年修养杂谈》等。此外,陆费逵还大力推行国语运动,最早主张推行统一的国语。早在1906年,他就发表过《论设字母学堂》一文,主张统一国语,统一读音,改革文字。1921年前后,他参加国语推行会,创办国语专修学校,印行国音课本,制造国语留声片等,热心提倡白话文。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图谋杀害著名爱国人士,陆费逵获悉,即离开上海去了香港。他在香港主持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工作多年,积极赶印书籍,供应抗战后方,直至1941年7月9日在九龙寓所病逝,终年56年。

        回首历史,我们看到了陆费逵对我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这位伟大的出版家和教育家,正是由于他强毅、果断、专一,才使得中华书局在本世纪初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历经战乱却不断发展壮大;也正是由于他大力开发民智,重视保存我国文化遗产,注重古籍的整理,才奠定了如今中华书局在出版我国古籍和现当代文、史、哲研究著作方面的权威地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