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大王”叶澄衷善始善终

辛亥革命网 2011-04-27 00:00 来源:《竞争力》2006年第11期 作者:朱英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在清末被誉为“五金大王”的叶澄衷(1840一l899),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善举不断的慈善家。他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

  在清末被誉为“五金大王”的叶澄衷(1840一l899),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也是善举不断的慈善家。他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少年发展成为腰缠万贯的工商巨子,其本身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艰难历程的缩影。

  用心学徒

  叶澄衷原名叶成忠,浙江镇海人在兄弟姐妹五人中排行第四,他出生那年正逢鸦片战争。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的叶澄衷,6岁丧父,父亲叶志禹英年早逝,苦命的母亲在极度贫困中独挑生活重担,穷困潦倒程度可想而知。

  叶澄衷9岁时,母亲曾以星夜纺织换来的微薄报酬作为学费,送他读私塾,但半年即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和哥哥耕作。长至l1岁时,母亲被迫将他送至邻近一家油坊做帮工,一年报酬仅有一钱和一捆柴薪。年纪的叶澄衷咬牙坚持了3年不堪回首的帮工生涯,恰逢一位经常来往于宁波和上海之间的乡邻倪先生,出于同情表示愿意将叶澄衷带到上海混口饭吃,母亲便以田中秋谷作抵向人借得2000文钱作为路费。这样,叶澄衷于l853年只身闯入上海滩。

  叶澄衷到上海后,先是在一家小成衣铺干了半年杂役,店主只提供一日三餐粗菜淡饭,没有工钱。后来又在法租界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由于他勤于用心,很快即学会了一些经商售卖的技能。每天清晨,店主都要他划着一只装有杂货的板,在黄浦江上向往来船只上的水手叫卖兜售,直到傍晚才返回店铺。渐渐地,许多外国水手对这位驾着一叶扁舟的少年货郎已非常熟悉,而叶澄衷也学会了一口洋泾浜英语。

  创业契机

  三年之后,17岁的叶澄衷终于有了点积蓄,决心离开杂货铺独自经营起初数年,他仍然驾着小扁舟在黄浦江上叫卖杂货,虽属小本经营,但也年有盈余。脑瓜灵活的叶澄衷还经常以各种食品和杂货,在外国商船上换回一些五金工具和零件,然后临时设摊售卖,赢利愈见可观。

  由于叶澄衷注重信誉,给人诚实可靠之印象,其杂货业务不断扩大。恰在此时,一件偶然的事情对叶澄衷的经商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日中午,一名叫哈利的英国洋行经理因找不到摆渡船,搭乘叶澄衷的小舢板,离开时将一个装有几千美元的提包遗忘在船上。叶澄衷见财没有心动,而是一直等在码头上,直至哈利回来寻找才将原物归还哈利欲以美钞感谢,而叶澄衷坚辞不受。哈利随即表示帮助他开设五金店并提供货源。

  l862年,叶澄衷结束了在黄浦江上漂泊叫卖的生涯。哈利不仅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而且以优惠价格提供充足的货源,叶澄衷在虹口美租界开设了上海第一家专门售卖五金零件、废旧铜铁以及洋货杂物的五金行号,取名为“顺记”。

  起初由于资本不足,“顺记”规模有限,所获利润并非像预期的那样丰厚。叶澄衷节衣缩食,咬牙坚持渡过创业之初的困难时期。同年冬季,叶澄衷将“顺记”移至百老汇(今大名路),希望能够扩大营业。由于始终坚持诚信经商的原则,逐渐获得往来客户信任,经营状况好转。

  不久,著名美商美孚石油公司慕名而来,主动向叶澄衷提出以优惠的待遇请“顺记”作为上海推销煤油的独家华商字号讲定每推销一加仑煤油,叶澄衷获取25%的佣金,而且可在进货三个月之后再付货款,这对资金并不雄厚的叶澄衷可谓天赐良机。于是叶澄衷以Ching Chong(澄衷)的英文商号名义,与美孚石油公司签订了经销十年的长期合同。当时上海尚未使用电灯,因此煤油灯上市不久即大受欢迎,“顺记”不仅能在一月内将进货销出,而且还可得到两个月的资金周转使用期。借此,叶澄衷的生意进入到迅速发展时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