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就中山思想与黄埔精神辛亥革命展开热
辛亥革命网 2010-12-20 00:00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杨彦华 黎旭升 查看:
中山大学岭南堂是“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第二分会场,12月16日,在这里有两个主题论坛活动在进行,一是论中山思想与黄埔精神,二是论中山思想与辛亥革命。前一场开始于14时,后一场开始于15时40分。前一场参 与者大多是两岸有过军事背景的专家,后一场则以学者为主。前一场专家们激情慷慨于黄埔精神,念韶华易老,仍不忘黄埔精神。后一场学者们探讨中山思想与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启蒙”在当时与当下都具有深厚的意义。精彩发言:
世间万事,立场对不对头从来最重要。我理解,中国人的民族大义,昨天集中表现为挣脱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奴役,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强;今天集中表现为坚持祖国不容分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奉献。
——傅立群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特邀研究员)
整个世界格局处于大转变,都在抢占制高点,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如果不解决分离状况,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增强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黄埔的战斗精神,以民族大义为重。这才是黄埔的精神所在。
——潘振强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特邀研究员)
全球化语境下,呈现的是多元文化主义,价值也是多元的,比如台湾人讨厌韩国人,但又喜欢韩国人制造的东西,却不满意韩国人把孔子、李时珍说成韩国人。这些文化呈现深刻的论战需要我们深层的对话、跨界对话。
——曾国祥 (高雄中山大学逸仙社会科学中心主任)
邓小平思想与孙中山的主张,却有不少相通之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前者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与孙中山所主张的节制私人资本与发达国家资本不无相似之处,再加上“三个代表”的引入,两者的趋同的情况更加明显。
——汤绍成 (香港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孙中山先生主张的全民教育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全民教育,重点在于“立足点平等”,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并不是指全国人民都受同样的教育,而是指国家应当以最公平的方式分配资源,使人民凭借禀赋及能力,受到适合其需要的教育,使人尽其才。
——谢孟雄 (台湾实践大学董事长)
中山思想与黄埔精神
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
作为老黄埔生、现为中华经略国防知识协会荣誉监事长的李贵发感慨地说:“我希望两地能和平统一,开创新的事业。我们的年华已老去。黄埔人随着历史会被淡忘,历史将迎来新的曙光。我们要顺应潮流,告慰孙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
这一场论坛的参与者大多是大陆与台湾有着军事背景的专家。姚有志、傅立群、彭光谦、潘振强,都是作为中华文化促进会特邀研究员身份出现的,李贵发是中华经略国防知识协会荣誉监事长,曾章瑞是中华经略国防知识协会理事长,潘锡堂是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协会副理事长、淡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