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网 2011-05-05 00:0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胡孙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界也正掀起一阵辛亥题材热。不少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多元化的阐释。 ,专家学者:不同的视角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界也正掀起一阵辛亥题材热。不少研究者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梳理以及深度发掘,从不同视角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多元化的阐释。这让发生在百年前的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学者笔端呈现出多样的注脚和复杂的风貌。

  首义“第一枪”变得更扑朔迷离——伍立杨《中国1911》

  “陶启胜摇晃站起还想挣扎逃跑,士兵陈定国举枪对准他,毫不犹豫就扣动扳机,情急之下的这一枪,打中他的腰部。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这是学者伍立杨在《中国1911》中对武昌首义第一枪的场景描述。这种说法让本已存在争论的“第一枪”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伍立杨说,武昌首义第一枪到底是谁放的?这可能是历史上一个谜。一般记载均认为第一枪是工兵营的熊秉坤放的。但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首义同志会开会时,吕中秋却认为第一枪是他放的,会中熊秉坤与吕中秋两人均在场,为了谁放第一枪问题,两人吵起来。后来,还有说是金铫龙在跟陶启胜争斗时开的第一枪。

  伍立杨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其时排长以上才有挂表,一般老总们连挂表都没有,因此,时间之先后就很成问题。此其一。就地点而言,有的在工兵营放第一枪,有的在炮兵营放第一枪,虽然都是第一枪,但到底谁先谁后,就很难考证了。此其二。到了武昌首义的3年后,即1914年在日本,中山先生曾指着熊秉坤,向各位同志朋友介绍说,“这就是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伍立杨对此认为,不管是金铫龙、还是陈定国,其营代表都是熊秉坤,说熊先生打响第一枪,可视为广义的第一枪。至于狭义的第一枪,还得归于陈定国。

  驻扎在城外南湖的第八镇炮队立即起义响应,并经武昌中和门入城。

  武昌起义军将士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