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写真 > 人物 >

孙中山先生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南方的合作活动(2)

  孙中山重视武装斗争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支持

  孙中山鉴于过去历次革命斗争失败,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革命武装。首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于1924年5月在广东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任黄埔军校总理,是军校最高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侨党代表。中共中央和广东区委大力支持孙中山办军校创建革命军队,发动党员、团员和进步人士到该校工作或学习。叶剑英到该校少校教授部副主任,随后于是1月派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后派中共广东区委党员恽代英、熊雄、聂荣臻、肖楚女到该校担任政冶领导工作和其他工作,还选派了徐成章到该校任特别官佐,发动了周士第、洪剑雄等到第一期学习。随后,中共广东区委在该校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并以校内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骨干,联合粤军讲武堂等青年军人,建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对办好黄埔军校作出重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为加强华南党组织的领导、为加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式作,于1924年9月任合周恩来为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兼负责区委宣传部工作,陈延年负责区委秘书及组织部工作,中共两广区委都积极地满腔热情地援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斗争。9月下旬,孙中山出发到韶关,两次命令广东工团军、农团军(农民自卫军)随他到韶关进行军事训练,并担任北伐后方的宣传工作。在阮啸仙、罗绮园、施卜率领下,广东工团军、农团军于9月20日下午7时开赴韶关,21日晨到达目的地,按大无帅府大本营参军处指定的第13号兵棚驻扎。当是下午饭时,孙中山、鲍罗廷亲到广东工团军、农团军驻地,集合工农武装发表演说。经11天培训,广东工团军、农团军才重返广州驻防。

  这时,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商团军阴谋在广州发动反革命军事叛乱。孙中山于10月10日下午,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工农商学各界群众6000人在广州第一公园开会,谭平山任大会主席。周恩来发表演说,警告商团,并号召工农革命武装联合起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向破坏革命的反动派进攻。会后,周恩来与到会群众举行革命示威大游行。队伍到太平路(现人民路)时,商团军开枪扫射,当场打死广东工团军、学生和群众20余人,打伤几百人。商团军立即举行反革命军事叛乱,要推翻孙中山的革命政府。孙中山于当是正式成产革命委员会,任该会会长,任命谭平山为全权委员;并设立临时军事指挥部,号召消灭商团。谭平山、周恩来、陈年均在指挥部工作。

  经过周恩来等讨论同意,中共广州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广东区委于10月15日联合发表《告广州市人民书》,揭露商团的反革命本质,号召广大群众奋起,“解除商团武装!”。

  当日上午,在孙中山号召下,革命军队进攻商团,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等指挥广东工团军、农团军协助黄埔军校学生军以及粤、桂、湘、豫等到各军兵分五路,包围商完备军驻地西关,在打铜街、迥栏桥等地经几小时少许战,采用强攻、火攻烧毁敌人的木栅栏等战略战术,迅速平定商团叛乱。

  通过平定商团叛乱,孙中山更加认识到扩建革命军队与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这一年11月,中共广东区委以及周恩来、陈延年等通过与孙中山、黄埔军校校长等军事部门抽调军官,扫募士兵,建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以共产党员徐成章为队长、周士第为副队长、廖乾五为党小组长。这支革命军队在援助南粤农民运动、支援第一次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平定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反革命军事叛乱,支援震动中外的省港大罢工,为保卫广东革命政权,建立了赫战功,曾受到广东革命政府和广州《工人之路》报等报刊表扬。

  1924年10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北京推翻军阀政府,举行政变成功后,召开政治、军事会议,电请孙中山北上、参加讨论“国是”,(即国家大事)。孙中山于10月27日致电冯玉祥,热烈祝贺政变成功,并于11月2日作出北上的计划。

  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周恩来任中区两广(广东)区委会委员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1月3日,孙中山准备北上到黄埔军校辞别演讲,周恩来参与动员全校师生到该礼堂听孙中山作报告。

  11月13日,孙中山和宋庆龄乘永丰舰离开广州北上,途经黄埔军校时,检阅军校学生的军事演习。周恩来亦参与发动军校师生到检阅场,聆听孙中山的重要讲话,孙中山检阅时,赞扬了军校学员的“忍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周恩来与黄埔军校师生到码头送别孙中山北上后,即按照孙中山别赠言的精神,加强军政训练。

  孙中山晚年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毅然志真诚地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培训了大批能文能武的革命干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进行了反帝反军阀斗争,使广东成为革命策源地、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阋的新局面,孙中山的不配业绩,永垂史册,永耀光辉。

  (本文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