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贤蓝天蔚兄弟和朱祖圻父子(4)

辛亥革命网 2014-11-04 16:45 来源:湖北文史 作者:卢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朱氏父子是指我的老外公朱祖圻和外公朱钧,蓝氏兄弟是指在辛亥革命中具有全国影响的领袖人物和元勋,被评为“威名与黄克强、蔡松坡并峙”的

  辛亥之后的波澜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让袁世凯夺取了。蓝天蔚拒绝接受袁世凯的海军总长提名和陆军上将、达威将军的封赏,出国游历,后南下广州辅佐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帝制和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蓝天蔚又继惨死的蔡济民任革命武装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而蓝文蔚先后任师长、军长、鄂军总司令。董必武和朱钧当时都为军中幕僚,患乱与共,相互接济,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结为民主革命中的战友。

  1920年11月,孙中山由沪到达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任命蓝天蔚为鄂西联军总司令。翌年初为对抗北洋军阀孙传芳等的夹击,力挽全军的危局,蓝天蔚大义凛然亲赴与北洋军阀勾结的川军营地进行谈判交涉,被川军扣于夔州(奉节),后押往重庆。1921年3月31日蓝天蔚在重庆遇难,时年44岁,遗体为副官抢回。消息传开,三军同悲,一时泣下如雨。1923年6月10日,北京政府在京师湖广会馆为蓝天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26年春,移灵还鄂,在武昌游城,家家摆香案。先厝于大东门外长春观,后公葬于卓刀泉伏虎山麓,由其学生、时任湖北督军的黄冈人肖耀南立碑“陆军上将蓝公天蔚之墓”,章太炎撰墓志铭、未刻,陵墓四周围以白玉栏。20世纪60年代“文革”中墓被毁。198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重修,墓北向,砖石水泥砌,呈椭圆形,土顶,墓前碑刻“蓝天蔚先生之墓”。墓地护以9米见方围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设在武昌起义军政府即红楼内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中陈列有蓝天蔚的照片,纪念这位志士先烈。  

  朱钧与蓝文蔚为换帖至友。鄂西靖国联军失败后朱钧在上海办报纸鼓吹民主革命,曾写下诗篇安慰战友:

慰友——与友长夜纵谈赋此慰之

天涯沦落少知音,阅看兴亡感慨深;
长夜每闻悲壮语,一编都作断肠吟。
情场历遍看花落,大地亦经叹陆沉;
莫向青衫频拭泪,几人能识广陵琴。
  
感怀
 
兀坐萧斋万感丛,劳劳无那又秋风;
中原厩马滔滔是,大地干戈处处同。
昵友密交千里外,伤离感游一年中;
西山昨夜潇潇雨,霜冷吴江下晚枫。

  蓝文蔚任南京政府津浦铁路货捐总局局长时其公馆就在总统府对面,朱钧时任副局长。朱之长女朱世濂幼年曾认蓝氏夫妇为义父母,后由蓝氏作媒,与留日归国的卢立群订婚,从南京汇文女中赴鄂就读武昌艺专学美术。1933年秋,卢立群在整个蛇山开辟的武昌公园落成,卢立群和朱世濂在修复后的抱冰堂举办武昌最早的新式婚礼,地方元老蓝文蔚、李范一、李书城均前来参加,婚礼就是在这些辛亥老人热心张罗下办理的。它也是中国人创办自己公园的一个庆典。军乐队、宾客加闻声而至的游客达千人,车队两旁围观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彭超尘老人回忆说:“我们坐三爷(指蓝文蔚)的小车去的,跟你妈妈这方,那不是一般的热闹,席开50桌。”这一婚礼在蛇山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20世纪30年代湖北上流社会的一幅风情画。

  朱钧下任后游历各地,担任幕僚和报人,1935年因盲肠炎(旧称绞肠痧)遽逝,留下诗辑《纫秋室草》残稿漂零。朱钧有子朱世泽任教复旦大学和新疆八一农学院,有女朱世濂、世洁、世润均从事教育工作。朱世泽有子朱蓬、朱萌、女朱萍。

  朱祖圻三任芜湖县长,从政达半世纪,在地方有爱民政声,树有德政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卸任时靠卖字为生,新中国成立后任市政协委员。他善诗文、精书法,自成一体,在苏皖和芜湖留有不少墨宝。

  蓝文蔚是湖北元老。蓝文蔚夫妇没有子女,视我母亲朱世濂为女儿,呼朱世濂为“我们家大小姐”。由于外婆郑蕙君和外公朱钧去世得早,所以我们与蓝家走得很近,我们小孩呼蓝氏夫妇为“蓝家爹”、“蓝家家”或直呼“家爹”、“家家”。1948年我们两家一道住在粮道街44号带铁栅院门内的前后两栋红砖小楼,房子是省参议会议长段锡三的。我父亲时与李四光一道探查湖北矿产,与李范一办工业。父亲与李书城,后来又加上李伯刚被推为赴解放区和谈代表,为武汉和平解放而奔走,蓝文蔚作为地方元老也从中发挥作用。

  武汉解放后董必武来函邀蓝文蔚、卢立群赴京,并推荐学有专长的卢立群到中央任工业部长,信中称蓝为“汉凌仁兄”。蓝因年老多病未去,由湖北省长李先念聘为省参事室参事,另任省民革委员。董必武来汉必约蓝谈心叙旧,情感甚深。蓝在台湾、香港均有不少故旧袍泽,如任过湖北省主席的万耀煌、何成浚、夏斗寅等。蓝氏夫妇常写信或上电台呼吁,为祖国统一大业尽力。20世纪50及60年代,我们随母亲去蛇山北大察院坡去看蓝文蔚,那是一幢两层灰砖楼房。楼上有一间房挂有蓝天蔚着将军礼服的大照片,肩章上还带穗子,正中朝北桌上供着一把长指挥刀。蓝家爹面容清矍,着布长衫,总是慈眉笑眼,很难想象辛亥年间他曾是叱咤风云的敢死队长。

  蓝天蔚有一女蓝筱蔚,早先为南京、上海的名媛,抗战以后洗尽铅华,蓝芝霞曾看见她自己纳鞋底,后成为中小学教师和作家,丈夫是台湾立法委员。

  二弟蓝才蔚跟随兄长蓝天蔚参加辛亥革命,曾在铁血团任职,后受蓝天蔚委派回汉口开米行资助军队。蓝才蔚有大女儿蓝炯(原名蓝芝芳),自幼过继给蓝文蔚,长大后参军,抗美援朝转业到庐山牯岭任教师及工人疗养院会计,夫家姓宋。宋家与前台湾国防部长浙江俞大维家是亲戚,在牯岭均有别墅。宋家与我母亲朱家以及李书城的连襟金仲武家也是亲戚。蓝才蔚有一子蓝惟中,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牺牲。

  蓝才蔚的小女儿蓝敏(小名毛妹),毕业于庐山中学,后到星子县插队。蓝敏人如其名,人物清秀且文笔流畅,对我母亲很亲切,甚有淑女和才女风范。(转载《湖北文史》总第九十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