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人权观(3)

辛亥革命网 2010-11-09 00:00 来源:衡阳市民革 作者:衡阳市民革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不仅在中国近代史,在世界近代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的革命生涯里,人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他对人权的重视,使得

  2、权利适用范围不同

  民权说认为人有好人和坏人的分别,因此,国家的政权,如果放在好人手里,固然是很好,也正是大家所期望的;相反地,如果把政权交给坏人掌握,国家大事岂不一团糟。所以,民权的享受以全体普遍为原则,但那些卖国罔民、效忠帝国主义及军阀者之反动派既是坏人,便不能让他们和好人想同样的民权,而且进一步要将他们视为革命对象,加以铲除。天赋人权说之见解便不同了,它主张人权既是由于天赋,与生俱来,不分好人与坏人,绝对的普遍的让所有的人们,无条件的给予享受同等的权利。

  3、对君权的态度不同

  孙中山民权思想所反对的是近代的君主政治,至于近代以前的中古时期和上古时期的君主政治,孙中山讲:“从前人类的智识未开,赖有圣君贤相去引导,在那个时代,君权是很有用的”(只不过到了近代社会,由于时代环境和潮流之不同,君主政治便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阻力,而为革命的对象了。而对天赋人权说来讲,即便是古代的君主政治,亦毫无价值可言,也无存在之必要。

  4、对平等自由的看法不同

  1915年后,在总结多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逐步形成了以“合群互助”为核心的民生史观。所谓“合群”,即强调人的社会性、集体的共同生存;所谓“互助”,即强调人与人之间要重义轻利,相匡相助。他认为要谈平等必须站在民权上才有意义,平等自由“是在民权上立足,要附属于民权的。民权发达了,平等自由才可以长存”;他言平等,不再讲个人权利平等而讲国民的“地位平等”,他认为人造的平等,只能做到政治地位的平等,强调社会群体的较为平等的参政权和生存权。

  而对自由的看法,孙中山主张的是合理的个人自由与重视国家和团体的自由。他说:“个人有自由,则团体无自由”,“自由这个名词,……如果用到个人,就成一片散沙,万不可再用到个人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

  相较而言,天赋人权说则是认为平等乃是天生的,不应有特殊地位。至于它所主张之自由,是一种原始社会里毫无束缚的自由,处处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因此主张国家和政府对于个人之自由,不应该加以干涉。

  三、孙中山人权思想的内涵

  1、人本思想

  在政治上,孙中山采“以民立国”之制,因此他说:“中华民国以人民为本位。”正是因为采人本思想,所以主张共和或民国始能达成,“专制国之政治在于上,共和国之政治在乎民。将来国家政治之得失,前途之安危,结果之良否,唯为我国民是赖。”他这种人本思想,务使人民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因此违背人本思想的奴隶制与人口买卖,他是极力反对的,于民国元年特另内务部通令禁止买卖人口。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