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4)

辛亥革命网 2015-03-12 08: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宋庆龄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孙中山是一个有远大目光和深刻预见的人。因此,他的一生是一个顽强的革命者的一生。他一开始就不相信封建王朝,而随着革命的发展,他对

  由于革命经费常感不足,孙中山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筹款。他又去美国,在华侨和留学生中进行宣传和筹款工作。他不在的时候,他的同志们又企图夺取广东省,这就是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黄花岗烈士的起义。起义虽然看来又失败了,但事实上由于革命力量不断的进攻,清廷统治日趋动摇。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和同志们举行第十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的结果与前不同,它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一九一一年(辛亥年)十月十日,革命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武昌起义中,占领了武汉三镇。自此以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运动。为全国人民深恶痛绝的清廷终于最后被赶下台去,两千年封建专制政体至此告终。孙中山从开始革命的时候起,就抓住了解决当时中国情况下存在的主要矛盾的必要性,那就是用武力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

  起义军占领武汉之后,孙中山立即回国,当选为首任大总统。但他任职时间很短,因为真正的权力落在以袁世凯为首的军人手中。袁世凯是一个大军阀、大官僚,直到清廷退位他一直是清朝的奴才。在保守分子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迫使孙中山辞职,由袁继任。后来我曾问过孙中山,他为什么在南京辞去总统职位。他告诉我,他没有革命军队,也没有革命的干部。他很后悔,没有把他认为最爱国、最可靠的中国海员组织起来。当时,甚至于孙中山在反清革命中亲密的合作者之一汪精卫也被袁世凯收买了过去。

  袁世凯利用总统职权建立起军事独裁,后来居然还想当皇帝。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它的前身即同盟会)被宣布为非法,国会被解散,许多袁的政敌被暗杀。一九一三年,袁派兵南下,进攻那些在辛亥革命中崛起的军队。孙中山想使这些军队坚持抵抗,但它们都因势单力薄而告失败。孙中山和许多同志避居日本。

  辛亥革命初期所取得的胜利是由于资产阶级取得了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支持。它的失败是由于国民党领导的摇摆不定(这是它的阶级成分造成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未能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毛主席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辛亥革命丝毫没有减轻农民所受的压迫。相反地,在革命后,政权落到了那些一味听命于封建阶级和帝国主义的人们手里,他们加紧了对农民的压迫。

  这就是说,中国的根本问题——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并没有得到解决,革命斗争必须继续。孙中山看到这一点,并且根据这一认识采取了行动。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当时一切爱国的、革命的中国人学习的榜样。他这种精神进一步唤醒了人民,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和人民所处的屈辱地位,并加强了他们不遗余力地解放祖国的决心。

  一九一四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这个新党是从国民党分裂出来的。它的成立说明孙中山不满国民党的妥协政策,正是这种政策为袁世凯扫清了道路。但这个新党仍然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代表的联盟,所不同的是它坚持反袁。通过这个新党,孙中山在一九一四年和一九一六年两次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第二次是他秘密回国亲自领导的。在他的影响下,在上海的海军部队发动了另一次革命起义。正在这时,袁世凯猝毙,其他军阀纷起争夺他的权位。

  一九一七年,孙中山率领起义的海军舰只由上海去广州。他同南方军阀结成联盟,并建立了一个反对北方军阀的政府。被袁世凯宣布解散的国会重新召开,选举孙中山为广州护法政府的大总统。他立即筹划和准备北伐。一九二一年,北伐军自湘桂出动。一九二二年,南方军阀陈炯明勾结北方军阀进行叛变,使北伐军的后方受到威胁。一九二四年,受英国汇丰银行津贴、由买办陈廉伯率领的雇佣军广州“商团”反对广州政府。孙中山领导革命军队打败了敌军。

  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海关原来都由外国人控制。当广州护法政府接管海关时,英国、美国、甚至葡萄牙都调集兵舰开入珠江,以炮轰相威胁。孙中山不为所动。他对英美水手发出呼吁,揭露英美政府的非正义行为,指出他们自己的祖先也曾为抵抗暴政压迫而斗争。他努力唤醒水手们的良心。他对美国水手们说,他们应该记得“没有代表权就不纳税”的原则,应该记得他们的祖先曾在波士顿港口把英国人迫使他们接受的印度茶倒进海中。就我记忆所及,这是他亲自用英文起草的第一批传单。为了散发传单这件事情,英国领事曾到中国政府所在地来提出抗议,孙中山严厉地训斥了他一顿。

  这时,北方奉直两系军阀交战,自相残杀。孙中山立即动员军队,准备再度北伐。冯玉祥推翻了军阀“总统”曹锟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了邀请,但抵天津不久即告病重。在病床上,他接见了当时占据着北京的军阀段祺瑞的代表。段坚持在北方军阀邀请孙中山参加的圆桌会议上,不谈反帝。孙中山怒不可遏地表示,如果这样,他宁愿回广州,不主持这次“统一”会议。他说,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应该是会议的主要议程。这同他在北上前对英文《粤报》记者谈话中所公开和明确宣布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他在那篇谈话中说,“帝国主义……不仅为我国实现独立自由的主要障碍,而且是反革命势力中最强大的因素。”

  就在这时,他的肝病越重了,进北京时已不能步行。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不治之症夺去了孙中山的生命。在逝世之前,他给继承他的革命事业的人留下了遗训。国民党内右派和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总头目蒋介石,在一九二七年背叛了他的遗训。这些叛徒从此成为历史的罪人,他们继续压迫人民并发动内战,使中国人民的解放推迟了二十多年,并且引来了日本军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国家财富受到无可计量的损失,千千万万祖国的儿女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使美帝国主义至今仍霸占着我国领土台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