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6)
辛亥革命网 2015-03-12 08: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宋庆龄 查看:
毛主席很早就指出:“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新民主主义论》)在指出孙中山的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不同之处的同时,毛主席说明,两者在民主革命的任务上,是基本上相同的。这为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结成统一战线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了可能,这种合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并且实现了一九二四——二七年的大革命。接着,蒋介石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遗训,背叛了革命,而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却负起了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重担。
孙中山在遗嘱中要求所有革命者继续斗争,直到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这一遗志,并远远超过了它。如果孙中山还健在,他会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和全国各民族、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并在当前世界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坚决立场而感到骄傲。
孙中山一生奋斗的目标已经实现并且已经超过了。但他的名字和他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为他四十年的忘我斗争而感到骄傲。他的遗言“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今天听来仍然是正确的。
我国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团结,鼓足干劲发展生产和攀登科学、教育和文化的新高峰。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我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各国人民的主要敌人美帝国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同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团结,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团结正在日益加强。全世界呈现着一片大好革命形势。孙中山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性和坚韧性经常鼓舞着我们。怀着对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信念以及对我们赢得胜利的力量的无限信心,我们同一切为了实现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民族压迫、没有种族歧视的世界而努力的人们,在斗争中携手前进。
注释①《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第六七页。
②《列宁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第八二页。
③《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第五六六页。
④同上书,第五七五页。
⑤同上书,第五九七页。
⑥同上书,第五六五页。
⑦同上书,第四五五页。
⑧同上书,第六○二页。
(来源:《人民日报》1966年11月13日)
(编辑: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