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满汉冲突与调适(2)
辛亥革命网 2013-09-28 00:00 来源:清史研究 作者:贾艳丽 查看:
部分旗人官员,在紧张的革命形势下选择逃难。在广州,候补官员中的满人纷纷改穿汉装。(18)江西九江道保恒、知府璞良均为满人,因为革命党主张排满,非常恐慌,致电江西省请求交卸以保全性命,但因乱事之秋不敢轻易大员被拒绝。(19)几天后,九江失守,未出现抵抗及流血事件,(20)璞良遇害,保恒乘船逃走。(21)“北京满员均不敢居京,多已避匿各使馆与六国饭店,警兵也大半逃走。”(22)清廷也曾乱了阵脚,做出迁往热河的准备。皇族中人还曾决意自尽,摄政王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很多满洲贵族选择逃往他处。(23)
当时的报纸上,有一些笑侃式的文章及杂诗,反映了当时满汉之间某些关系。如《十光》(24)所云:
官兵遇敌走光
度支部解饷抢光
各省旗籍文武大员逃光
革命军得胜风光
满人今年犯了血光
瑞澂弃城逃走有何面光
盛杏荪官衔赤脚地皮光
民脂民膏被官场吃光
野蛮政府暗无日光
非我族类杀光
二、部分旗人及旗籍官员的排汉措施与满汉交恶
武昌首义使清军对新军更加充满怀疑,旗籍官员对汉兵的戒心加重。杭州“新军枪械逐日收缴,严禁请假,稽查书信往来。”“加派八旗巡防,添班各城门守卫。”(25)在镇江,新军军械也被一律收回。(26)九月初三日晚,荫昌在给军队配发子弹时,旗兵每人二百五十弹,汉兵每人二百弹,汉兵大鼓噪。(27)在北京,出现各街道用旗兵巡逻,因怀疑而不用新军的现象。(28)福州将军朴寿自武昌起义后对于该省新军即加意防范,药库子弹悉行搬入旗界,凡旗人十三岁以上男子均发给洋枪一杆,子弹三百颗,妇女则发给小刀一柄,以备与汉民决战。并于旗界内安放大炮,埋伏地雷,宣言必使全城汉民同归于尽。旗人文凯等还组织杀汉党,居民闻之无不惶惶。(29)作战中,清军会做出这样的部署:汉兵在前,旗兵在后。如在汉口刘家庙战役中,河南和山东兵在前面,满洲人在后面。这样,河南兵既不能放下武器,也不能后退。加入革命军的企图会遭到满洲人的射击。(30)但即使这样的部署,也出现汉军当场反戈的情况。如荫昌带兵在汉口和革命军作战时,前阵军队为汉兵,后阵为旗兵,汉军枪头向下,不与革军接战,此时后面旗兵距革军还有数十里,已开枪放炮,前队汉军枪头转向后向旗兵攻击。(31)在杭州,新军宣言不与革命军作对,“以免自残同种”。(32)针对旗兵提防新军的举动,政府曾作说明,时局危急全赖军士互相维持,不能歧视互相残杀。(33)
武昌起义后,部分旗籍官员希望加强八旗练兵,以此对抗新军。如镶蓝旗护军统领希璋上奏,听说武昌失守,革命党所立伪旗有兴汉灭满字样,且闻荆州驻防旗人隶于湖北常备军者五百余人同被杀戮,闻之愤懑。京师为根本重地,近畿各镇全系新军,恐不可恃。当时的危急情形,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相当危险。请简派知兵大臣,就京师健锐营、火器营等挑选精壮,不足者,就八旗闲散中添补,加紧训练,俾成劲旅。(34)御史崇芳认为:此等乱党确系种族革命,该省新军内全数旗兵均被残害,凡属旗族无不闻之发指。应请于旗员中特简知兵大员,督办八旗团练。(35)杭州驻防旗兵“加紧戒备,屯粮运械,昼夜操演,并在各营门安置旧式大炮”,居民非常害怕,向官府报告,在再三责问下,才将军械运走。旗人老幼及妇女改装改姓移居他处,旗兵扬言,杭州如有不测将拼死一战。(36)
动荡的形势下,部分满人欲实行报复汉人的举措。在北京,辛亥年九月初五日,八旗学堂学生及旗制处人员联合禁卫军进行秘密会议,认为汉人排满气势汹汹,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将京中汉人屠尽然后自杀,会场气氛激烈,民部尚书桂春也非常赞同。后来被汉族大员知晓并向朝中官员汇报才得以遏制。(37)满洲亲贵欲让禁卫军杀害民人的传闻使北京的民人惊恐万分,纷纷出逃。太原府被革命军占领后,有许多满人被杀,北京城内的汉人担心满人报复,又成群出逃。(38)
成都自武昌起义后,驻防满人在满城组成满营联合党,九月十七日夜,千余人联队扑出满城,先发制人,击毙汉民数人,将军玉崑及都统奎某闻变劝谕,风潮始稍平静。满城内之杂处汉族及附近居民纷纷迁徙,人心惶乱。四川总督赵尔丰调巡警预备队及陆军数百人分扎于满城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小北门附近,各街汉满恶感大有不可收拾之势。(39)
针对成都满人的排汉行为,革命党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宣传发动:“铁路风潮愈激愈乱,自中元起两月血战,四川民族有七千万,乃有旗人妄思排汉,凡我种族勿为人算,先发制人力主排满,一齐倒戈异族灭殄,迫不及待各宜勇敢。”(40)
有些驻防地由于革命军对身边的旗人进行了杀戮,采取泄愤报复的行为。如九月十八日,南京第九镇士兵攻雨花台败退,集于镇江,初不知镇军有保护旗人之约,有少数人闯入旗营,戕杀旗民泄愤,后被严令禁止,未激生事端。都统载穆自经死后,旗人哀怨,九月二十一日有人掷炸弹于都督府前。后旗人被限令翌日午前一律迁居城外,不得逗留。(41)荆州驻防听说驻防官员札凤池、濮玉、宝英等被杀后,非常愤怒,出队至荆州沙市,“逢人便杀,大屠两日”。这又引起革命军不满,令前三十标统曾广大就地进攻,黎元洪又派二营炮兵一队前往救援。(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