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2)
辛亥革命网 2013-09-28 00:00 来源:江海学刊 作者:陈蕴茜 查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教育发展迅速,各地利用陈列展览来进行社会教育,不少民众教育馆设有陈列室,有的则专设“革命纪念室”,常年陈列革命遗迹史料。如1935年广东省梅县建立民众教育馆,内设有革命纪念室。(20)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常年设有公民教育展览室,其中陈列有“革命纪念、史、地”等3项展览。(21)安徽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设革命纪念陈列室,常年陈列革命史迹图片493幅,“以供民众观览”(22)。由于从兴中会成立到民国建立之间,牺牲的烈士在国民党历史上占重要比例,且事迹尤为突出,因此,辛亥革命纪念物是构成纪念馆(室)常年展的陈列主体。
对于各地革命纪念馆及陈列展览情形,张继曾有过概括:“值此国难方殷切,全国上下戮力复兴民族之际,则此发扬党史精神之陈列馆事业,自有要求其普遍之必要。现各省市之中山纪念堂,及类似革命历史博物馆之设立者,亦日有兴起。”(23)可见,民国时期革命历史博物馆或纪念馆在全国城市已经兴起,为当地革命史包括辛亥革命史常年展奠定了基础。
西湖博览会中的辛亥革命纪念展
除常年展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各地的临时展也在纪念和宣传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湖博览会里的革命纪念展览,对于塑造人们的辛亥革命记忆具有积极影响。
1929年,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庆祝北伐成功,浙江省政府特地举办规模宏大的西湖博览会。博览会的举行应该“饮水思源”,这“不得不归功到革命军,由革命军而联想到革命诸先烈,所以就设立革命纪念馆,为八馆二所之冠”(24)。
该纪念馆建立的目的就是纪念和宣传革命精神:“革命纪念馆担负着精神建设的责任……所陈列的多是先烈血迹、本党精华,非但昭往例而示来兹,扬党徽而光先烈,而且在训政时期为物质建设之南针,所以这馆不是如其他各馆所徒然欣赏其物质之奇巧,而在于精神之灿烂——发动革命的情绪,确定革命的立场,坚决革命的意志,遵本党的主义,用革命的手段和步骤以精神来领导物质,建设三民主义的国家。这就是本馆真正的意义。”(25)
革命纪念馆属于党务工程,馆长自然由党务系统的人担任,即由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监察委员李超英担任,体现出国民党对革命纪念馆的重视与控制。纪念馆位“设西湖孤山之唐庄平湖秋月及浙军克服金陵阵亡将士纪念墓一带。除浙军克服金陵将士纪念墓为天然革命纪念地外,于白堤末端建骑街牌楼一座,遥望作平正雄伟态者是也”(26)。该纪念馆设有总理纪念厅一座,陈列室6间。(27)虽然该馆是各馆中最小的,但因位列展览会之首而引人注目。为了突出这一纪念馆的革命纪念功能,展览会又在西湖著名的景点平湖秋月处建革命纪念塔一座,塔“以三民主义奠其基,以五权宪法结其顶”(28),即塔基下部为三角形,象征三民主义,塔身上作五角形,象征五权宪法,将孙中山的思想通过象征手法加以呈现。(29)
纪念馆最重要的功能是陈列展览,革命纪念馆“把革命过程中,种种有价值,可以留为纪念的东西,如先烈遗像、遗墨、遗物、战争摄影,还有其他珍贵物品,一类一类的陈列起来”(30)。革命纪念“馆门左右有对联一,上联为‘革命精神 大智大仁大勇’,下联为‘救国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31)。对联道出了筹办者对革命纪念馆功能的定位。社会各界对此都有明确认识,连《商业月报》介绍西湖博览会的文章也都认为,设立革命纪念馆是极为必要的,因为“今吾国已直隶于青天白日旗帜之下。关于国民革命军成功之史迹,至足珍贵,亦至足以为奖掖后进之良剂,故此馆之设立,使命綦重”(32)。革命纪念馆是西湖博览会排列位置最前的展馆,也是民国时期革命纪念馆中最具影响和特色的临时展馆。
此馆以陈列孙中山遗物和革命纪念文物为中心。人们进入革命纪念馆后首先进入总理纪念厅。纪念厅内有孙中山遗像,参观者进门无须门票,但先要签字,并“向总理纪念厅中山先生遗像三鞠躬”,如不鞠躬,则易被视为异类,当时的游记中说“或许会当你是反革命”(33),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及国民党领袖的至尊地位在此跃然呈现。“总理一生坚忍不拔之志行,尽萃于斯,厅内设革命书籍阅览室”(34)。另外,厅中展出各类孙中山遗物,如“总理命令”等,还有孙中山奉安南京北上迎榇所用的丧车模型等,这些都让人们联想到孙中山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一生。
《西湖博览会参观必携》记载了革命纪念馆有关先烈的文献与文物陈列目录,包括:
(一)先烈所有遗像、(二)先烈所有遗著遗墨、(三)先烈生平所好读之书籍,及其形成革命所性及革命思想之书籍、(四)先烈生平之遗物、(五)先烈临难之殉难物(略如断头刀、绞台、执行枪决时所用之枪)、(六)临难地点及一切情形之照片、(七)先烈革命所用之武器(如手枪炸弹刀及其他武器)、(八)先烈死后之荣哀、(九)祭堂照像、(十)追悼会及出殡照相、(十一)坟墓及铜像石像照像、(十二)挽词、(十三)国家各种褒典、(十四)先烈名单及传略。(35)
据纪念馆保管部所列的重要的先烈纪念物,多数是辛亥革命先烈的遗物。先烈遗像有陆皓东、史坚如、杨衢云、刘道一、彭家珍、赵声、温生才、林觉民、方声洞、陈敬岳、蒋翊武等烈士遗像,遗物则主要有徐锡麟刺杀恩铭的手枪、马宗汉刺恩铭的杖式手枪、秋瑾常用的小刀、傅国英的剑等;先烈遗墨则包括徐锡麟供词、马宗汉传、秋瑾手迹、朱执信集、林觉民遗墨、方声洞绝笔书等,摄影作品则有宋教仁赤身伤痕、灵榇及殓前各照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摄影、同盟会入会证书、中华革命党证书等。(36)这些构成革命纪念物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