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5)

辛亥革命网 2013-09-28 00:00 来源:江海学刊 作者:陈蕴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展览是由西方传入近代中国的新型空间形式和现代视觉机制,它不仅可以传播科学技术、普及文 化知识,也可以塑造人们的政治记忆。南京国民

     民国时期声光电技术尚不发达,但已成为展览重要的表现手段,西湖博览会革命纪念馆利用声音来强化展览的效果。在总理纪念厅旁的休息室,策展者放置了孙中山演讲录音,表面上休息室是让参观者休息的,而实际上,演讲及歌曲留声片在纪念馆中发挥着调节身心进入另一种革命情境的功能,以至“游人于此未有不感发革命情绪者也”(73)。纪念馆还有馆歌,进一步通过音乐来强化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记忆:“珍重共抛汗血,国花点染星星!”(74)正是透过革命纪念物的陈列、声音的调动等,使革命纪念馆成为塑造辛亥革命记忆的重要空间。正如策展者所言:“革命纪念馆,是一部革命史实体的记述,饱含富有刺激性的革命材料,所以我们一到革命纪念馆,不觉悲壮热烈,慷慨激昂,而赤血丹心。雄胆浩气的先烈遗物像,及其他革命所遗留的陈迹,齐扑我们的眼帘,使我们热血奔腾,戟刺兴奋,猛烈地警醒环境的灰黑、过去的黯黝及未来的渺茫,不得不继续先烈的遗志,辟出未来的生路,救中国于危难飘摇之境。”(75)

     在所有先烈纪念物中,血衣毫无疑问是原质的直接暴露,它给予观者以不可抗拒的冲击力。人们的视线所及曾经是历史人物身体的一部分——鲜血!正如有学者在分析新四军纪念馆时所指出的:“过去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升级为高度的、无须实证的华美存在(死亡)。崇高客体也找到恰当的形式:不可见,但就在我们眼前;它既是现实,又刺激着想象;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永恒精神的唯一身体对应物。”(76)展览透过经典叙事和原质冲击,来营造历史真实氛围,让参观者能够直接感受、触摸历史,它的叙述模式是单一的,它的陈列也是单线的,在原质化文物陈列的视觉冲击下,参观者形成了深刻的革命记忆。学生对革命先烈遗物充满敬意,一位学生在参观浙江文献展后这样写道:“最后又看到女学生争看着的秋瑾女侠的和服……车中还不住的追想着陈英士烈士的血衣。”(77)

     浙江文献展开放共计18天,前往参观的人数达8万人,后因参观者太多,展览会又延长3天。(78)据简又文记述,有“扶杖的老妪,列队的学生,执笔的文士,颟頇的乡民,和一般市民……各色人等络绎前去,我知他们参观以后爱乡土,爱民族,爱国家的精神必大为兴起,较前振奋”(79)。辛亥革命文物与文献在浙江文献展览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该展览会虽然主要展览的是浙江地方文献,但因《申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均详细报道(80),因此,其影响随着媒介而广泛传播。

     广东文物展对于促进人们形成革命记忆、动员港人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展览吸引了众多港人:“人人一登二层楼,即仰见高悬当中的孙总理遗像在党国旗之中,左右则有历代名贤鸿哲烈士大儒的遗像……各人瞻仰遗容自起敬仰之心,其爱国爱种的精神,没有不油然兴起的。遗容影响之大,真是不可言喻。……更有革命文献,陈列品比广州市展览者为尤多。……从各方面实际的观察,则大多数人都注意‘革命室’的陈列品,日日时时室竚立数百人,简直无从转身,甚至无容足之地,可见影响之大而深了。”(81)

     在陈列文物中,先烈遗物最能激发人们的情绪:“义烈之士的遗像,遗物,著述,墨迹,琳琅满目,我们瞻仰起来,分外觉得我们乡邦文化的可敬可爱,亲切有味,真足唤起我们民族精神的认识,同时绝对的坚定我们抗战建国的信仰,由于这种精神的感召,相信我们民族复兴,绝对的有了一个很大的把握。”(82)因时代较近,人们对这些革命文物更感兴趣,“人多好欣赏。因之这一室,观众最为拥护”。当然对于众多的参观者而言,如果文物与真情故事相融一体则更为感人:“星期日的一天,有一妇人浏览最久,竟至晕去。后有人说,他的丈夫,是三月廿九之役殉难的烈士,感从中来,凄怆昏厥了。”(83)这一故事作为展览会的花絮被刊登到报刊上,引起人们更深的感慨。

     革命文物展不是仅仅让人们认识革命文物,策展者的目的是要让人们透过参观对革命先烈产生景仰之情,形成深刻的革命记忆,进而转化为积极参与抗战的精神动力。应该说这次展览达到了这一目的。一位参观者写下了发自内心的感触:

     至于创造中华民国的革命史实,这是谁都应该知道的,这自然不须作甚么的叙述。不过当我看到史坚如烈士供状的照片时,联想到我们的先烈,毅然的牺牲一切,为民族求解放,凭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奠立了中华民国的基础。我们身为国民一份子,当怎样的警惕?怎样的负起我们的责任?此后应怎样的努力?才对得起我们的国父和无数的烈士呢!(84)

     另一位观众在参观记中叙述了深刻的记忆:

     孙总理创造民国之艰辛,史坚如之忍苦牺牲,奥定国基,先烈之舍己为国,睹物思人,直可启人愚梦,发人深省。须知,比者国难未已,国家之倚赖忠勇者,以资卫国,殊不负先烈当日之壮烈牺牲也。相信此次之展览,当可启发一般迷梦者。灯红酒绿,笙歌满夜之香岛,更宜多所展览。诚使人人寸心不愧天,则我中华民族之精神,将重振国光,而照耀世界,而先烈之壮志,永兴日月而不朽也。……以言图像,此次陈列,类皆名儒烈士,追维先贤,令人肃然起敬,流连瞻仰,景行行止,不禁感慨系之!(85)

     其实这与举办展览的官方意图极为吻合。

     广东文物展影响巨大,港九许多中小学特地放假由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展览,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参观展览接受教育,筹备会还举行了征文比赛,并评出了10名优胜奖,获奖的每篇征文中都详细记述了参观革命室的感想,其中一篇征文详细记述如下:

     这充满了血和泪的一个小房间——第四室——窒息的气氛是特别显得紧张而严肃。这充满了壮烈史迹的先烈遗物,是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底心灵。这儿有先烈被捕时不屈的供状,有用血写成的画,有孙总理行医时代的器具,广告和毕业证书,还有那初期革命的四大寇合照……是兴奋了醉生梦死者萎靡底心儿。……他们像呼唤着正在年青的我们说:“我们是没用了,新生的祖国底寿命,是永远地寄托在你们年青人底身上……”

     ……

     我们目睹先烈先贤用血肉和脑汁创造出来底遗物,我们一方面起了崇高向上的心理,一方面油然而兴救国救乡的观念;这样是“文展会”最初的意义和最终底目的了。(86)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