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山学”的几点思考(5)
辛亥革命网 2013-09-29 00:00 来源:团结 作者:王杰 查看:
⑤ 台湾传记文学社《扩大研究“国父”生平运动》,《传记文学》第7卷第5期。
⑥ 《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507页。
⑦ 《墨子闲诂》卷一,法仪第四。
⑧ 杨秋梅、张有智《推动晋学研究,建设文化强省》,《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⑨ 黄尚明等《楚学国际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⑩ 荣新江《敦煌学:21世纪还是“学术新潮流”吗?》,《中国民族》2005年第1期。
(11) 《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393页。
(12) 《与邵元冲的谈话》, 《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5页。
(13)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页。
(14) 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页。
(15)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1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17) 李世愉《学术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2期。
(18) 李醒民《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日。
(19)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6页。
(20) 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学衡》2卷45期。
(21)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1928年10月,第5页。
(22) 耿云志《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意见》,《蓼草续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23)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册,1928年10月,第6页。
(24)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25)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26) 布罗代尔《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蔡少卿主编《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27)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28)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29) 吴相湘《孙逸仙先生传》自叙,远东图书公司1982年版,第6页。
(30) 吴相湘《孙逸仙先生传》自叙,远东图书公司1982年版,第1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