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昌首义中的黎元洪(4)

辛亥革命网 2013-12-10 00:00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作者:李小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黎元洪是辛亥革命中一个复杂的人物,从武昌首义身不由己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到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时止,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他

  在此之前,当袁世凯举兵南下攻占汉口时,剿抚兼施,曾指派亲信刘承恩利用他同黎有故交的关系,致函黎提议和平了结战事。黎严词拒绝,尤其是对袁的议和条件上保留“君主立宪”这一条款更是严加驳斥,并表示“同志人等,皆能自树汉族勋业,不愿再受满人羁绊,勿劳锦生”(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252),文海出版社出版,第280页。)。在停战议和期间,黎仍然积极备战。12月9日,他致各省都督电云:“第军情瞬息万变,所有军事上一切筹备,仍须严密施行,恐一旦和议不成,难于措手。”(《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12月14日,他致各省都督的电文中再次宣称:“如果袁仍违约,候援兵一到,当可谢绝和约,即时宣战。”(《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页。)

  黎在议和谈判中坚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原则立场。同黄兴一样,黎也主张袁世凯可以当选总统,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赞成共和(《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页。)。黎的和谈代表伍廷芳在谈判中坚持认为:“谓今日人心倾向共和,若非承认共和,别无议和之法。”(《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页。)当袁世凯企图违约进攻民军时,黎通电说:“如达共和目的,固属万幸。设不如愿,惟有以战争为第二之解决,愿共讨军实以待。”(《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即使是在临时政府成立后,袁世凯玩弄阴谋拖延和谈时,黎也仍然主张北伐,他致孙大总统电云:彼方若不决定退位,共同组织共和民国,再议展期决不承认。”(《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黄兴等革命党人对停战和谈持支持态度,他甚至认为只要袁世凯帮助革命党推翻清王朝,袁还可以当民选总统。(《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页。)可见,黎元洪的停战议和活动,基本上符合革命党的意愿,与革命党人的主张是一致的。

  如前所述,武昌首义中的黎元洪作为起义队伍中的一个复杂人物,对首义的胜利以及对全国局势的向前发展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他毕竟不是革命党人,对革命党的附和和支持是暂时的,后来他又走向革命的反面,勾结袁世凯,反对孙中山,残害革命群众。这是因为黎虽然被卷入了革命的洪流并在其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的思想没有转变到真正的反封建或民主共和思想上来,因此,当革命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他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终究没有超越本阶级的局限。尽管如此,从武昌首义这段时间来看,黎元洪的行动基本上代表了革命党的意愿,是应该肯定的。孙中山曾在1912年春称赞黎是“共和革命的第一个伟大人物”(《居觉生先生全集》第二卷,台北版,第55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