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的双旗图案

辛亥革命网 2014-04-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亦箫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本文在简介革命党人及其他党团组织旗帜的基础上,总结了辛亥革命至民国时期的十种双旗图案,并分析了各种双旗图案的流行时段及流布区域

  本文所论双旗图案是指装饰于人工制品上的两面旗帜图案。其形制为两面带有旗杆的不同或相同旗帜左右并列,两旗杆相交,相交处或有丝带相束。就笔者所知,双旗图案至少已出现于清末宣统元年的褒奖状上(图1),这件褒奖状是1909年武汉第一次劝业奖进会上颁给在羊楼洞采办茶砖最力者的奖状。其正面左上方位置绘制有两面相同的大清龙旗,两旗杆相交,旗帜左右并立。另在宣统二年湖广总督瑞澂发给湖北陆军讲武堂优等学兵的奖牌执照上方,也有两面黄龙旗组成的双旗图案(图2)。其实黄龙旗作为大清国旗也仅始于光绪年间,故这种双龙旗图案并没有什么长久渊源,且现今也不多见。另外,民国时期也存在过三旗并列(十八星旗、五色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图案(图3、4),不过数量极少,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要讨论的是频繁产生于民国时期的双旗图案,其种类多样、形式优美、流传久远且影响深广,成为民国时期非常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不过笔者遍查群籍,对于它的起源、分类,各类别的流行时段和流布区域,它的社会影响及所反映出的社会心理等问题,尚无人作系统细致的分析。但弄清楚这些问题却十分有益于民国文物和民国史研究的提高。故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作一简论。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革命党人和其他党团的旗帜介绍及不同的双旗组合图案

  革命党人的第一面旗帜是1895年由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图5),其形状为长方形,整旗作蓝色,以示青天,旗中置一射出叉光的白日图案。蓝色代表光明纯洁、民族和自由;白色代表坦白无私、民权和平等。当时旗上所列叉光多寡不一,后经孙中山解释,称叉光代表干支之数,应排十二,代表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也代表国家的命脉,随着时间的前进永存于世界[1]。孙中山非常喜欢这面旗帜,在1906年冬以前他一直力主以此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以取代清朝的黄龙旗。青天白日旗虽受到孙中山的力挺,却一直未曾取得国旗的地位。1906年冬,同盟会编纂《革命方略》并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样式,除孙中山提议用青天白日旗,其他党员也提出了几种别的样式,如宋教仁、陈其美主张用五色旗(图6)、孙武、焦达峰提议用十八星旗(图7)、廖仲凯、黄兴主张用井字旗(图8)、还有的党员提议用金瓜钺斧旗等。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且与日本国旗相近。为此孙中山又在青天白日旗上增加红色,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图9)。以蓝、白、红三色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及民族、民权、民生,寓意更深刻丰富,形式也更为美观。但这次的国旗讨论并未达成共识。这也为后来的武昌起义及各地响应之师各树一帜埋下了伏笔。

  国旗虽未能定一,但此后同盟会组织的历次起义,打出的均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故冯自由称:“在革命历史上,青天白日旗(实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之为中华民国革命旗,决无疑义”[2]。孙中山也曾在1912年元月12日咨复临时参议院的咨文中称“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国为远东大国,日出东方,为恒星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著于赤帜,亦为三色”[3]。申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取义上的深厚寓意。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次日晨两湖革命党人在武昌奥略楼率先竖起了两面十八星旗。随后各响应之地如江、浙采用的是五色旗,广东大部分地区用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惠州的陈炯明采用的井字旗等等。

  这些不同的旗帜,随后在民国时期不同的阶段受到不同的对待,并形成多样的双旗组合图案。

  先说不同阶段的不同对待。1912年5月6日、10日、14日及6月5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北京再次审议国旗统一案[4]。议定五色旗为国旗,五色国旗左方上角缀以星旗为陆军主旗,五色国旗左方上角缀以青天白日旗为海军主旗。临时参议院将此议咨达袁世凯请其颁行。袁支持五色旗为国旗,对后两旗提出异议,认为“以星旗天日旗分缀于国旗左方,风际飐飏,仅见旗之右幅,殊不足以昭识别……”,建议仍以星旗为陆军旗,天日旗为海军旗,不必加入五色旗内。临时参议院采纳了袁的主张。6月11日,袁世凯将最后的决议颁布施行[5]。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青天白日旗为党旗[6]。1921年4月7日,孙中山在广州由非常国会推选为非常大总统,宣布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同时废止五色旗及十八星旗。1924年6月30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青天白日旗为党旗,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 当然,孙中山及其后的中国国民党的这些命令和决定,只能施行于中华革命党及中国国民党势力范围内,北洋政府所控制的中国其它广大地区,其国旗、军旗一仍其旧。1928年11月2日,国民政府第五次国务会议决议:制定《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12月17日公布以青天白日为国徽,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中央,将五色旗更换为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至此,中国国民党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法定国旗,五色旗作为国旗的历史使命结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