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买办群体中的广帮(1845-1912)(5)

辛亥革命网 2011-06-02 00:00 来源:学术研究 作者:李吉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近代中国经济中心在上海。近代买办的活动中心也在上海,并由此伸展到全国各地。由于地缘关系,近代买办又分成许多帮,其中,广帮是近代

  郑观应等人领导的广肇公所,也为社会变革做过积极贡献。据上海《苏报》1903年4月27日所载,当拒法运动兴起之际,粤商在广肇公所集会讨论拒法事宜。会中有一商董发言称:“公所为广肇两府商务而设,国家大事不得干预”。此言甫出,即遭与会诸商不满,“群起大哗,痛诋该董事无爱国之心”。诸商并争相演说,谓“人皆知广西事即广东之事,救广西即救两粤,救两粤即救全局”。这种言论,反映出旅沪粤商已具初步的民族主义意识。1905年,社会各界掀起要求废除虐待华工的中国与美国的相关条约的运动,国人自发地进行抵制美货,上海商会率先发出号召,相戒不用美货。广帮商人也在广肇公所集会,进一步提出几项措施:中国无论公私,一概不用美人,华人受雇于美机构、企业者,自行辞职;所有华人相戒不用美货。他们的爱国行动,与全市、全国的反美浪潮相呼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使美国政府在对待华工问题上作一些让步。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震动,纷纷独立,脱离清廷统治。上海居南北之冲,上海军政府能否支持下去,尤为革命成败之所系。新政权之存续,关键在经济问题的解决。在这方面,旅沪广帮也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据载,1911年12月13日午后二时,旅沪广帮在广肇公所召开会议,到者约千数百人,由温宗尧任临时主席,宣布大会主旨,略谓“目今时局危急,我国民之有勇者,固应策马从戎,而有钱者,尤应竭力捐助,俾得购买枪炮,以谋战事之胜利。我旅沪粤商不下十七八万人,苟能人人捐助,不难立集巨款。诸君亦何乐而不为哉?”并议定:“当由各业认定自本月起,凡有家眷及开行号者,如月须开支百元,则以十元助饷。各业伙友及出店仆役人等,概以每月入款捐助十分之一,按月汇送,源源不绝,以捐至军事停罢为止”。(注:《旅沪广帮筹助军费之大会议》,《申报》1911年12月5日第2张之第三版,转引自《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32页。)旅沪广帮确实响应号召,用实际行动支持孙中山组织南京临时政府。据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南京财政部收支报告》,在收入部分,“广帮借款”一项,内“银1244元,规平421500两”。(注:见拙文《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与政局》,刊《孙中山研究论丛》(第八集),1991年,第176页。)这些款项是由广肇会馆、潮州会馆共同筹集的,原定四个月内归还,月息七厘。到1912年12月仍未践约,于是有向孙中山催还之事。(注: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55-756页。)

  前面提到的汉口某俄国洋行买办容星桥,是容闳的堂弟。他是兴中会成员,作为孙中山的代表,参与策划汉口自立军起义,失败后逃往上海,与在上海的容闳一同前往日本。前述容闳晚年居住在美国,1910年曾帮助孙中山,联络美国商人布思等,搞了一个“红龙计划”。(注: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92-493页。)虽然这个计划未能实现,但他支持革命,是十分热情的。他去世之前已得悉民国政府即将成立,欢欣鼓舞,致函孙中山表示祝贺,爱国情殷,可见一斑。

  总之,近代买办集团中的广东人群体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他们除了替外商服务外,也从事本人的商业活动,而且,广帮中的买办,并非自成群落,而是始终与普通商人一起活动。广肇公所是1872年始建的,当1899年叶雨田等人作《广肇会馆序》的时候,仍然强调“沪渎通商甲于天下,我粤广肇两郡或仕宦、或商贾,以及执艺来游,挟资侨寓者,较他省为尤众”;当唐廷枢、叶廷眷等主持设公所之后,“由此山庄医院鼎足而起,斯同乡里郡县之人有宾至如归之乐”。(注: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78页。)广帮沪商绝大部分人已落地生根,会馆虽然仍有联络乡谊、处理纠纷的作用,但随着各行业组织的出现,同乡关系也相对淡化。到1904年上海总商会成立后,商人逐渐已用统一口径发言。民族资产阶级不但是一股经济势力,在政治上亦要求分权,广帮中的买办也参与其中。民元郑观应与盛宣怀为招商局协调政策,似可说明共同的阶级利益才是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它比日见淡化的乡情要现实得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