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草创时期经费问题研究(3)
辛亥革命网 2011-06-10 00:00 来源:黄埔军校研究 作者:李吉奎 查看:
筹办黄埔军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办起来之后也不可能是短期行为。作为“黄埔师褓”的廖仲恺,为筹款可谓煞费苦心。何香凝回忆说:“他常常夜里要到杨希闵吸食鸦片烟的烟床旁边去等杨希闵签字,然后才能领到款来,送去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几百学生的学费、宿费、伙食费,甚至连服装费、书籍文具费用,都是政府供给,而这些钱就是这样辛苦筹来的。”14张治中在谈到创办黄埔时候困难的情形时指出:当时教育器材、武器弹药都不够,“这都不讲,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还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我们常常听到廖先生同我们讲起筹款时种种困难的时候,他几乎落下泪来。他晓得本校明天的伙食就没有了,他在今天就四处奔跑设法,一直到了下午八九点钟,还没有得到一个钱的时候,他只好跑到这一批军阀的公馆里面去。这一些军阀总是正靠在烟榻上抽大烟,……他不得不为我们牺牲身份,而并且也靠在大烟床上陪着军阀谈笑,等到军阀高兴了,他才提出某一个地方有一笔款子可以让他去收一收,只说有一个紧急的用途,始终不敢提到是为黄埔学生的伙食,然后这班军阀才答应了廖先生”,黄埔学生“才不至于断炊。”15上述两项记载文字微有异同,但精神是一致的,即始终艰难。另外,也说明这一事实:滇军领袖杨希闵虽然意下反对成立黄埔军校,但是,也不情愿地向军校提供了多次数目不详的费用。自然,都是临时性的、非常规性的款项。那么,政府方面是如何供给的呢?
1924年5月28日,蒋介石对军校第一期学生讲演饷的意义及来源。他说:“这饷的名称,不仅是指现钱,凡从政府和党部领来的我们军队中的一切伙食、器具、用品,以及赡养家属的费用,统统都可以叫做饷”。又说:“要训练这许多的青年同志,非要先筹备大宗的款子不可。我们今日所领的饷,也就是从这个款里出来的,这个饷款直接是从政府和党部发给我们,间接还是从老百姓身上拿来的。”16蒋介石未亲预筹款,他说的款项来自政府与党部,未提到诸如滇军领袖杨希闵等人交付(或允许征收)的税款。
所谓政府拨交的款项,现在可以看到若干记载:
1924年2月8日,蒋介石主持军校筹备委员会首次会议,讨论招生等事宜。同日,孙中山着财政委员会提前拨给黄埔军校开办费六万元。
4月29日,孙中山令财政委员会由5月起,每月拨给陆军军官学校经费三万元。17
5月22日,“财政委员会议决军校经费,拨支开办费,财政厅银十八万六千六百元;经常费财政厅银五千元,公安局一万五千元,市政厅五千元,筹饷局五千元,此为最初定额。”18这个记载,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最为明确的开办费及常费数目及支拨单位。军校正常运转以后,包括第一期学生入学,入伍生入学及随后各期学生入伍、招收、编练党军,这每月三万元的常费,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增加,增加多少,均无案可稽。
从一则简短的资料,让笔者感到,草创之初的黄埔军校,相关制度不健全,收支帐目似不甚清楚。1924年8月31日,孙中山赴黄埔军校巡视;9月1日,国民党一届中央执委会召开第五十二次会议,会上讨论了廖仲恺提出的“陆军军官学校应如何派委会计以司出纳”的提案,决议由廖仲恺提出相当人选,交本会承认。19这是令人感到怪异的事,黄埔军校会计的任命,居然需要中执委会上一再讨论。后续情况如何,不详。为何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讨论委派一名会计,当然不是此前军校没有会计,而可能是原来会计制度不良,职责不清,草创阶段,此种情况并非少见之事,或许军校会计为人诟病,所以便慎重其人了,这或许便是广州阶段后来连帐目也散失的原因之一吧。
从会计制度而言,大元帅府的制度是严格的,它设会计长,按章办事。而由交通系干将叶恭绰、郑洪年分别任财政部正副部长,叶恭绰还任财政委员会主席,他们都是有财政经验的专家。20由于黄埔军校经费拨款是财政委员会决定的,所以军校会计、出纳制度是否完善,有个参照数。要由国民党中执委讨论其人选,可见问题已比较严重了。根据现存的黄埔军校最早的《组织条例》第二十条“经理部”规定,该部设财政、粮服、采办、营缮四科。其中“财政科”分设会计、审核、金柜三股。21会计科降级为股,其重要性自然大为降低了,这可能是体制正式建立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