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草创时期经费问题研究(4)

辛亥革命网 2011-06-10 00:00 来源:黄埔军校研究 作者:李吉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本文对黄埔军校草创阶段(1924年1月至1925年7月)经费问题,勾检史料,分类考究。如苏联方面,援款额度剧减,支付零碎;军械并非赠送,实系

     上述蒋介石在有关“饷”的讲话中,说到军校经费来源之一是党部拨款。当时党政并未合一,党部未设征税机构,它的经费,部分系政府拨款,部分当系苏联的援助。苏援“二百万元”(或“二百万金卢布”,实际是“五十万金卢布。下同)交付了多少,其中又有多少转给了军校,不详。但加伦说“由我们出钱,于1924年初在黄埔创办了一所下级军官学校”的说法,却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因为军校创办,苏联仅提供了部分经费,而且,这种提供,也不是很痛快的。据载,1924年12月1日廖仲恺与加伦二人“在谈到经费问题时,廖仲恺提出,鲍罗廷曾支付过国民党中央工作人员薪金及宣传费,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的报纸杂志津贴六项共一万多元,‘这些津贴今后如何支付’?加伦答应同鲍罗廷电商后确定。此外,廖仲恺提出苏联援助黄埔军校的经费中,尚有二万八千元未收到,加伦表示可以解决。”22类似这些款项的数目都不大,但在艰难竭蹶之中,客观地说,它仍然是起一定的作用的。

     苏联对黄埔军校的援助,不仅是款项,还有武器。这些武器运给军校,是无偿的呢,还是有偿的呢?如果是有偿,那么是付款呢,抑是在“二百万元”(或“二百万金卢布”)中扣除呢?过去并没有人注意及此。据《蒋介石年谱初稿》记载,(1924年10月7日)“俄舰运械抵埔。[前由大本营向俄定购山炮、野炮、长短枪枝,轻重机关枪以及各种弹药]即时起卸,舰长诣军校来谒”。23这则记载(硬括号内文字系蒋删去,印刷时编者补上去的符号。)内称俄舰运来的军械是“定购”的,既是购买的,自然便要付款,但所费数目失载;然而,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苏联运来的武器,不是无偿的,研究者要注意这点。

     黄埔军校从1924年1月开始筹办,组织班子,制订计划,建立机构,招收生员。到是年7月,经孙中山同意,开始在上海、浙江等地招募兵员,以编练附属于军校的战斗部队,也作为军校学生毕业后实习基地,随后即有部分毕业生留营成为各级官长,这便是党军的由来。早在8月11日蒋介石呈政治委员会函,即请决定革命军募练计划,其中包括预备步兵三团,炮兵、工兵各一营,每团3569人,以及各种装备,全部每月22万余元,共约需272万余元。虽然每团每年仅需43万余元,但以当时政府收入而言,实在是“司农仰屋,罗掘俱穷”。8月22日,孙中山令蒋介石招募精壮三千以练劲旅。11月20日,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正式成立。1925年2月1日,由粤东及军校教导团组成的东征右路军誓师,出发。

     在第一次东征期间,受到东征军战绩鼓舞的国民党人,决心返旆镇压滇桂杨刘军。4月6日,国民党中执委一届七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廖仲恺关于建立党军的提议,并决议以黄埔教导团为基础成立党军。4月13日,国民党中央令军校教导团第一、二两团组成党军第一旅。同日,廖仲恺离广州赴汕头,与许崇智等人商议处理杨、刘计划。次日,国民党任命廖仲恺为党军军代表。18日,廖返抵广州,与蒋介石秘筹一切。无论是要夺取财源,扩充黄埔军校与党军,还是维护广东革命政府的权威,对滇桂杨刘军采取行动,都势在必行。所以加伦写道:“打败滇军,政府还可望开辟新的财源,并扩充黄埔军”。24关于这一点,中国国民党人也是这样看的,孙中山在世时情况如此,他去世之后,杨刘客军与曾受他们压迫、歧视的黄埔军之间,便无可调和了。东征军回师广州,6月12日,政府军平定了杨刘滇桂军,为国民政府成立,实现广东当局财政统一奠定了基础。

     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廖仲恺任财政部长(3日兼省政厅长),同日,军校举行第三期学生开学典礼。5日,国民党举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财政问题,决议从7月15日起,所有财政收入应一切由法定之征收机关征收管理,无论何项文武官吏人等,概不得巧立名目擅自征收或截留,违者认为违反法令,按照军法严重治罪。25所以有这个决议,可能与收到7月1日蒋介石递交的《军政意见书》有关。据《蒋介石年谱初稿》,该意见书提出,设想全省统一后,全省收入可达四千万元,拟提出一千八百万至二千万为军政费,其中以一千五百至一千六百万为海陆军常备费,二百万至四百万为扩充军事学校等项之用。在其7月7日提交的建议军事委员会“革命六大计划”中,更强调财政统一,认为财税收入各方之把持如故,“此前犹可诿过于杨、刘,今更何以自解于群众?”亟应限于7月15日前一律将征收机关交出,不得再行姑息。但是,到8月6日,蒋介石却“以校款无人负责,愤而辞职。”26有意思的是,蒋的辞呈与军事委员会的复函,均对“校款”不着一字。显然是彼此心领神会,问题解决了,蒋也不再忸怩作态。是年9月,国民政府解决了入粤川军,10月举行第二次东征,克复潮梅,彻底解决了陈炯明问题。12月,收复南路钦廉,至是全省底定,政令通行,财政得以统一,加上蒋介石已成为广东军事强人,黄埔军校及党军(旋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经费,告别草创阶段,已有了完全保障,各种记载,也不再出现黄埔军校有什么经费问题了。

     黄埔军校草创阶段经费来源,迄今仍是谜一般的问题。本文虽然力图加以探索、梳理,但是仍然仅是理出一些头绪,并未解决多少实际问题。黄埔军校草创阶段经费的来源涉及多个方面,尤其是苏联方面提供了多少款项?这些援助对军校创办起了多大作用?蒋介石在其言论中为何不愿提及此事?凡此,都是迄今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希望,拙文的发表能够引起同行的兴趣,深入讨论,以求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

     注释:

     1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六章《经费》,第423页。

     2 [日]布施胜治《列宁的俄国与孙文的中国》,引见山田辰雄《关于廖仲恺1922年和1923年的两次访日》,刊《廖仲恺研究——廖仲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第235-236页。按据日本资料记载,日方与越飞订立“日苏渔业条约”,提供一笔款项,作为日本在日本海俄方管辖水域捕鱼的补偿。此款项之部分,即转手援助孙中山。

     3 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1996年台北版,第235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二),第656页。

     5 同上书,第414页。

     6 《孙中山与共产国际》,第381页,注57,引《联共(布)、共产主义与中国》,第44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