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官僚心理探析(6)
辛亥革命网 2011-05-15 00:0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 作者:彭南生 查看:
(42)(43)《麟书等据呈代奏编修冯煦呈请不可与日议和折》,续刊(一),第421、419页。
(45)《翰林院代奏编修黄绍箕等条陈折》,丛刊(三),第490页。
(44)(46)《御史王鹏运奏割地讲和万不可行折》,续刊(二),第494页。
(47)《国子监察酒萨廉等奏为使臣昏耄请改易前约折》,续刊(三),第147页。
(48)(72)《候补主事王荣先等和约悖廖万难隐忍曲从应急筹战守以救危局呈文》,续刊(三),第191页。
(49)《署南洋大臣张之洞奏和议各条要挟太重请速与英俄德等商制敌电》,续刊(三),第86页。
(50)《提督唐仁廉仁廉奏停战议和约款十不可允电》,续刊(三),第248页。
(51)文廷式等奏和约断难遽就战事尤当预备折》,丛刊(四),第19页。
(52)《编修杨天霖呈文》,《丛刊》(四),第33页。
(53)(56)《詹事府左赞善等条陈和倭利割呈文》,续刊(三),第133页。
(54)《河南巡抚刘树棠奏割地赔款如允易启外洋窥词之渐电》,续刊(三),第120页。
(55)(57)《依克唐阿奏倭不足虑应变通和约折》,续刊(三),第128、129页。
(58)《高燮曾奏为事势危迫应分段责成各将领负责战守折》,续刊(三),第101页。
(59)《侍郎会章奏为和议将成请饬廷臣会议以广谘谋而防后患折》,续刊(三),第121页。
(60)《王鹏运奏和约要挟太甚流弊太深请回宸断折》,续刊(三),第64页。
(61)《中书陈嘉铭等为和约断不可以因倭求太甚呈文》,续刊(三),第218页
(62)《易顺鼎奏为倭不足畏权臣误国不可姑容请严办李鸿章父子折》,续刊(三),第213页。
(63)《署南洋大臣张之洞来电》,丛刊(四),第17页。
(64)(65)(66)《礼科给事中丁立瀛等奏为倭人索求太甚条约应交廷臣集议毋堕其计折》,续刊(三),第95、94页。
(67)(70)《杨天霖为人心固结可用请改弦易辙必能制倭呈文》,续刊(三),第333页。
(68)《编修李骥年等为和约已成万勿批准请交王大臣公议寸土之不可轻弃呈文》,续刊(三),第228页。
(69)《南书房翰林张百熙奏为和议要挟过甚仍须急筹战备折》,续刊(三),第324-325页。
(71)《编修张鸿翊为宜绝和议以留人心呈文》,续刊(三),第97页。
(73)《喻兆蕃等呈文》,续刊(三),第144页。
(74)《署南洋大臣张之洞奏时事日急万难姑安请修备储才急图补救折》,续刊(三),第481-493页。
(75)《吏科给事中余联沅奏请填简大僚勿虚名而求实际折》,续刊(三),第5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