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奎律髓刊误》偶批
时间:2018-07-30 11:1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余任直祖言 批 余品绶 搜集整理
序言 中国是诗歌大国,几千年来所产生的不计其数的好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清末南社和辛亥先贤们在积极从事武装斗争的同时,充分运用了诗歌这一武器,发动民众,鼓舞斗志,其作用和力度既无可估量更无可替代。这在世界各国变革前进的历史中也是非常突出的。 没有学习和继承,就没有发展和创新。南社和辛亥先贤们自幼刻苦学习,成年后又投身革命,结合实践古为今用,这才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辛亥志士余祖言先生早年对《瀛奎律髓刊误》的批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清末民初先贤们独立思考的钻研精神,以及不放过细微处和可疑处的“较真儿”态度。诚然,那些批语的具体观点都是可以商榷的,但是,独立的精神和较真的态度却是绝对不可以动摇的。 深愿“独立”和“较真”,今日更加发扬光大! 品绶不学无术,整理中出现的谬误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教。 【说明】:本文图片由余品绶所摄。 二〇一八年七月九日 於黄陂盘龙城惟读堂 ※ ※ ※
[图首之一]《瀛奎律髓刊误》清末印本
[图首之二]《瀛奎律髓刊误》纪昀序言
[图首之三]《瀛奎律髓刊误》正文首页
《瀛奎律髓刊误》①偶批 余任直祖言 (一) 甲子立春前二日 陸放翁 頭風初愈喜身輕,書卷時開覺眼明。 養熟犬雞隨坐起,性靈烏鵲報陰晴。 韭菘飣餖春盤好,芝術簁和臘藥成。 自笑衰殘殺風景,燈前不擬入重城。
[图一]《甲子立春前二日》 【原②批】:嘉泰四年甲子,放翁八十岁,为此诗。中四句富丽。笔力老而不衰。可敬也。 【纪③批】:是工緻,非富丽。 【任直④曰】:中四句虽工緻,却无味。音韵又不清。 【整理小记】: ①《瀛奎律髓刊误》:余任直祖言先生手批用本可能是清末坊间出产的廉价翻印本,其纸张质量和印工都十分低劣。扉页印有“侯官李光垣约斋校刊 清来堂吴藏板”。全书四十九卷、十二册(见[图首之一])。 ② 原批:指《瀛奎律髓》的原选评者方回的批语。方回(一二二七——一三〇七),字万里,号虚谷,又号紫阳居士。徽州歙县人。元朝诗人、诗学评论家。 ③ 纪批:纪昀的批语。纪昀(一七二四——一八〇五),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人(今河北沧州)。清代乾隆年间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等,是《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 ④ 任直:余祖言(一八七三——一九三八),字任直。湖北麻城人。清秀才、拔贡。一九〇四年官派留日,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后执教于中华大学文学系。 ※ (二) 晚春 韓仲止 幽砌疎畦送晚春,水流山靜見閒身。 行吟散去風光好,熟睡醒來雨氣新。 木筆豈非濃意態,石楠終是淡精神。 鶯聲圓處鵑聲急,景物要之不負人。
[图二]《晚春》 【原批】:三、四已佳。“木笔”、“石楠”之联,人所未道。 【纪批】:亦疎爽。冯①云“后四句未佳”,信然。结句尤恶。 虽新而佻。 【任直】:“浓意态”、“淡精神”,不甚自然。 【整理小记】: ① 冯:冯班(一六〇二或一六〇四——一六七一),字定远,号钝吟。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 ※ (三) 秋盡 杜工部 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 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盃。 雪嶺獨看西日落,劍門猶阻北人來。 不辭萬里長為客,懷抱何時得好開。
[图三]《秋尽》 【原批】:读老杜诗,开口便觉不同。“独看西日落”、“犹阻北人来”一联,不胜悲壮。结句更有气力。 【纪批】:前四句语殊平平,后四句自极沉郁顿挫之致。 “袁绍盃”不切“秋尽”。 【任直曰】:此诗以首句二字命题,非咏“秋尽”也。文达①此批非是。 【整理小记】: ①文达:即纪昀。嘉庆十年(公历一八〇五年)春,纪昀病逝,嘉庆帝颙琰御赐碑文褒扬纪“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谥其号曰“文达”。
※ |
- 上一篇:近代中国新化邹氏地学与武昌亚新地学社
- 下一篇:毕节名人周素园与《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