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

将军百年后:浅论蓝天蔚生平记述中的形象塑造(4)

辛亥革命网 2016-02-18 15:2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何广 查看:

921年3月蓝天蔚在重庆身故,身后评论随之而起。后来人基于基本事实,用悼祭文字、旌恤公文以表纪念,展示其人生不同侧面。而因疏于考证、以讹传讹塑造的形象,则去真相愈来愈远。

 

  1961年许兆龙在《蓝天蔚》文中称蓝“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以湖北省官费生,派往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在求学期间,参加孙中山先生倡办之同盟会,反对康梁之保皇党”。[ 许兆龙:《蓝天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第82页。]

  1980年关国煊在参考沃丘仲子《当代名人小传》、园田一龟《新中国分省人物志》、陈锡璋《细说北洋》诸书,成文《蓝天蔚》,指出蓝在“光绪三十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第二期,同年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张之洞任为统带官”。[ 关国煊:《蓝天蔚》,刘绍唐主编《传记文学》第37卷,第3期,传记文学社,1980。]

  蓝天蔚入同盟会一事并非空穴来风,较早有此提法的是1912年9月日本“在清国特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呈递给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的情报[ 列名有:沈秉堃(号幼岚 同盟会员)、陈炯明(号竞存,同盟会员)、蒋雁行(号秋臣 同盟会员)、孙武(号梦飞 共和党员)、张振武(号春山 共和党员)、陈其美(号英士 同盟会员)、徐宝山(号葆山 无党派)、徐绍桢(号固卿,同盟会员)、钮永建(号惕生 同盟会员)、王宠惠(号恭甫,同盟会员)、蒋尊簋(号伯器 同盟会员)、温宗尧(号钦甫 同盟会员)、章炳麟(号太炎,共和党)、樊增祥(号云门,无党派)。见《驻清国全权公使伊集院彦吉致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子爵电》(1912年9月9日收到,电文标题《电告支那新人物履历之事》),米彦军译自http://www.jacar.go.jp/chinese/index.html“亚洲历史资料中心”。],这份情报报告了当时民国著名人物的最新履历,并标注其党派属性,名单中称“蓝天蔚,号秀豪。同盟会员”,考察这份简历,基本抄录了1912年4月出版的《共和人物》甲集中《前关东都督蓝天蔚》的介绍[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共和人物》,上海商务印书馆,1912,第18页。],只是增补了4月以后蓝天蔚赴美游历的内容,以及“同盟会员”的党派。依据事实,1912年蓝天蔚是有明确的党派身份的:1月20日于上海成立的民社,蓝天蔚为发起人之一,紧随黎元洪,排位第二。[ 《民社规约》,《民立报》1912年1月23日,第1页b。]5月,共和党成立,选举理事长,蓝即为候选人,得票不少[ 《共和党成立大会》,《民立报》1912年5月10日,第10页。],以上情况为当时多份报纸公示。日人宗方小太郎长期在华从事间谍活动,1912年7月成文《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的调查报告[ (日)宗方小太郎:《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转引自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稗海》第12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87、80页。],缕述党事,也不见蓝列名同盟会,而是记载为民社、共和党人。在这份伊集院呈上的情报中,又称章太炎、孙武、张振武为共和党人,则确为其事。称蓝为同盟会员,显系失察。何以有此误会,令人不解。

  关文提到参考三书中,成书最早的沃丘仲子《当代名人小传》[ 据此书《蓝天蔚传》称,蓝“又从孙文于广东,近南军政府派赴四川犒军”一语,大体可知成书之际,蓝犹在世, 今见最早版本为民国九年崇文书局印本。],并未记录蓝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之事,只是说蓝归国后“张之洞援为统带官,后有人谮其通革党者,为张彪所疑,自辞职去”。[ 沃丘仲子:《当代名人小传》(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八辑,文海出版社,1986,第64页。]日本学者园田一龟1930年所著《湖北革命党之先觉——吴禄贞、蓝天蔚》,也不见蓝天蔚加入同盟会字样[ 园田一龟:《新中国人物志》,黄惠泉、刁英华译,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0,第330—331页。]。倒是1971年陈锡璋在《细说北洋》[ 陈锡璋《细说北洋》,系据旧作《北洋沧桑史话》(“五十六年四月发行”)重编。《新版的话》中称,应传记文学社约,“重新排印”,更名《细说北洋》,“以示与初版有别”。此前言作于“民国六十年六月二日于台南”。]中言之凿凿,蓝天蔚“由湖北官费选送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在日时,已加入同盟会”。[ 陈锡璋:《细说北洋》下册,《传记文学丛刊》四十,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第388页。]

  那么蓝有无可能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呢?蓝天蔚1899年以官费选派留日,入成城军官学校,毕业后,自明治三十四年十二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十一月(1902年至1903年)就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 郭荣生校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名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7辑,文海出版社,1977,第5页。],因担任拒俄义勇队队长事,为清政府迭电召还。1904年初又自湖北带同50名学员赴日学习军事,抵日未久,同年2月又奉调回国。时任湖北游学日本学生监督查双绥在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4年2月11日)禀端方函称,“前因陆军学生舒清阿、敖正邦、龚光明等奉调入都,曾奉电谕饬发路费各百元,并嘱其先行回鄂,当即遵办。练兵处旋又来电续调蓝生天蔚,事同一律,亦已照前办理”[ 《游日学生函》(36通),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2,第258页。]。自1904年至1908年,蓝一直在湖北或参戎幕,或执教鞭,或统军旅,并未踏足日本。众所周知,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蓝何来于日本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之事呢?

  关文之“光绪三十年”蓝天蔚入会,而此时同盟会尚未成立;许文称求学即入,也不可能;谭所谓蓝参加成立大会,也属凭空想象,何况竟列名蔡锷于同盟会,也令人愕然。

  关、谭是文史作者,并不熟悉蓝天蔚;“蓝氏在(湖北)将弁学堂和镇司令部与三十二标工作之年月”,许兆龙[ 许撰此文为新中国成立后,虽与蓝有师生之缘,著此文并不会因之获益,可归入局外人之列。]是当事人,曾师从之,何以出错?只怕如其自言,他所经历的蓝天蔚事迹“距今已有五六十年了,我的记忆力弱,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许兆龙:《蓝天蔚》,《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七集,第88页。]

  2. 蓝天蔚起兵反袁护国

  段剑岷在《王天纵蓝天蔚护国讨袁牺牲记》中称,“四年十月,王天纵由北京逃出,与蓝天蔚分赴荆沙宛邓,联络旧部,组织民军”,成立“豫鄂护国联军,有众二万余人”,“自四年十二月至五年一月下旬,苦守夔州府城”,“总司令王天纵、蓝天蔚皆城破自杀”,并结论“讨袁护国军之高级将领,阵亡殉国者,仅此二人”。[ 段剑岷:《王天纵蓝天蔚护国讨袁牺牲记》,《畅流》,第33卷5期,1966,第6-7页。]

  刘道平在《震撼清廷和北洋的蓝天蔚先烈》中,先说“不久袁逆病死,情势大变,袁死黎继,”蓝与黎元洪有黄陂同乡之谊,乃“备位总统府高级顾问”,“迨黎公下野,蓝先烈遂一愤而奔赴鄂西活动”,“组织豫鄂护国联军,聚众二万余人”。不料兵败,“蓝先烈在夔州城破之日,与王天纵先烈原同时举枪殉难,而王先烈固已然求仁得仁,蓝先烈却未中要害,未死于难。且迅即以急智脱困出险,间关返回鄂垣。至民六再赴粤,任职于军政府,备受国父特达之知,旋国父再率领海军南下护法,蓝先烈奉命复返鄂西重组靖国联军,并被推为靖国联军总司令”。[ 刘道平:《震撼清廷和北洋的蓝天蔚先烈》,《湖北文献》9期,1968,第45-47页。]

  大陆出版物中,《民国军事史略稿》中称“1915年,袁世凯称帝,蓝即回鄂反袁,宣布独立”。[ 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略稿》,第1卷,中华书局,1987,第126页。]《中华民国史大辞典》“鄂军”词条,也记录“1915年袁世凯称帝,蓝天蔚从奉天回鄂反袁,宣布独立。次年与王天纵等组织讨袁军,事败后退夔州。1917年9月,蓝离鄂赴广州护法军政府任职”事[ 张宪文、方庆秋等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第1618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