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0年,北京南锣鼓巷再访张难先旧居(3)
辛亥革命网 2016-05-12 09: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2014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到居民家里察看,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工作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做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得知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有所改善,习近平很高兴。他表示,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临别前,习近平主动问是否需要合影。
据悉,雨儿胡同29号院内住有32户人家,平均每户的居住面积在20平米左右。30号院曾在2006年翻修过,其内约有10家住户。而这条胡同,仅有两处公用卫生间。
意料之外的收获是雨儿胡同13号是对外开放的齐白石旧居纪念馆。退休前我到教育部开会后,散步时见到教育部附近齐白石1927年冬在辟才胡同置的一所旧宅老屋。却不知晓南锣鼓巷也有一处齐白石旧居,这是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文化部为照顾白石老人,在雨儿胡同专门给他修建的舒适新宅。站在齐白石故居中,望着那满眼的书画,不得不感叹于这位老人的飘逸与豁达。
齐白石长张难先10岁,他们是朋友,其友谊始于1954年张难先提议在武昌东湖风景区为屈原建一纪念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积极赞同,并拨款100万元。张难先多次请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此时的齐白石已是九秩老人,欣然命笔,为“行吟阁”赠画13幅。为感谢齐白石,1954年9月19日张难先在北京饭店宴请白石老人,从此两位老人成为挚友。
齐白石是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获得者。这一年,他和张难先前后迁居南锣鼓巷,成为街坊。张难先也擅长丹青,一生爱画梅花,常接齐白石来家叙谈,切磋画艺,兴致勃勃,不忍离开。张难先就在家里设便宴聚餐,饭后接着再谈,那里看得出是80、90岁的老人。
齐白石旧居纪念馆主展厅中央玻璃展柜,陈列着徐悲鸿致齐白石一张书信复制件。徐悲鸿的字我太熟悉了,因为我保存着他给我伯父7封半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