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0年,北京南锣鼓巷再访张难先旧居(5)
辛亥革命网 2016-05-12 09:05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近日,我从塞外内蒙回汉时在北京小住。南锣鼓巷就在鼓楼附近,立即触发我对前圆恩寺张难先旧居的联想。
走进茅盾故居,和南锣鼓巷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门前影壁上为邓颖超题写的“茅盾故居”, 前院中矗立着茅盾的半身塑像。西厢房是茅盾生前的书房和会客室,东厢房为饭厅。现在前院客厅均为陈列室,展陈一些手稿、信件、文学刊物等,介绍茅盾一生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创作,极为丰富,我在此驻足很久。北房东有夹道通向后院,六间正房掩映在两株枝叶繁茂的太平花后。正房室内的书柜、写字台、沙发、案几等布置陈设均为茅盾生前原状,里里外外无不透露出主人生前的朴素与简洁。他小时的作文,干干净净,工工整整,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
“文化大革命”开始,茅盾被扣上“头号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红卫兵抄了家。只因属于周总理开列的应予保护的名单之内,才没有被关进“牛棚”。十年浩劫中,他的弟媳、沈泽民的妻子、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张琴秋和沈泽民唯一的女儿玛娅,都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在那是非颠倒的日子里,一生为人温和友善的茅盾只能把悲痛藏在心底,读书成了他打发时光的最好办法。
旅游是项体力活,已过晌午,饥肠辘辘,找了家安静的小吃店进餐。南锣鼓巷的炸酱面确实好吃,25元一碗,贵了点,但可向老板打探此处还有那些景点,一定能够得到满意答复。老板建议我,应去蒋介石行辕和婉容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