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4)

辛亥革命网 2013-08-01 00:00 来源:民革中央 作者:葛培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派廖仲恺来津筹设革命机关;革命党人在津建立了革命组织;革命党人的机关刊物在津传播革命思想;天津的立宪请愿

  第二、革命党人做上层人物的工作,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做军界人物的起义工作。1911年10月26日,王葆真从滦州返津后,到顺直咨议局,“访问议长阎风阁、副议长王古愚和议员王法勤、齐树楷、孙洪伊诸先生,与谈滦州驻军张绍曾统制对武昌起义颇有同情,表示非常高兴。”[注22]然后,议员们推定孙洪伊、王法勤两人代表咨议局赴滦州访问张绍曾,表示二十镇如宣布起义,经过天津组织政府,顺直咨议局完全担任筹拨军饷,按时供应。10月29日,张绍曾、蓝天蔚等将领,联名电奏清廷,提出《请愿意见政纲十二条》,反对皇族内阁,要求在本年内速开国会,议定宪法。此谓辛亥革命时期轰动全国的“滦州兵谏”。接着,清廷运往武昌前线的五千支枪,五百万发子弹,又被张绍曾截留。从而,延缓和削弱了清政府对南方民军的进攻,对武昌起义起了一定的支援作用;同时,为滦州起义打下了伏笔。然而,在王葆真基本上做通了张绍曾的起义工作时,形势发生了变化。11月1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后,侦知张绍曾有倒向革命的倾向,6日,即剥夺了张绍曾的兵权;与此同时,吴禄贞被暗杀,蓝天蔚又被逼走,张绍曾陷入孤掌难鸣之境。因此,张绍曾转趋消极,他认为:“起义可靠的支援,只有第六镇和第二混成协这两个力量,现在吴禄贞遇害,蓝天蔚出走,过去一切筹划全成泡影,在这种情况下,孤军举事,恐怕徒供牺牲而已。接着他便交卸回天津去了。”[注23]之后,王金铭、施从云担当起了起义重任。

  这样,孙洪伊又约王葆真介绍到津的滦州军官在一家饭馆聚谈,大家表示:张绍曾虽已离开二十镇,但军中营连长尚有若干人热心革命,乃可联络起义。于是,又决定派人去滦州秘密联络起义之事。

  第三、革命党人做日本和美国驻天津领事的工作,如果滦州军队起义后到达天津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谅解”。这是因为:《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里以内不许中国军队驻兵。因此,中国军队进驻天津必须征得东西方列强在津领事馆的同意方可。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基于此点,王葆真于1911年10月底和11月初,设法与日本、美国驻天津的领事商谈此事。其结果,“领事团的意思是说,不作为变更条约,张将军的军队如到天津,作为从天津通过,并不作为长期驻军。”[注24]这样,王葆真在天津终于做通了领事团的“工作”。

  第四、革命党人在天津讨论了滦州起义问题。1911年11月25日,12月28日,北方革命协会召集各革命团体代表在天津英租界小白楼举行会议,一致呼吁请孙中山制止各省代表与袁世凯中途议和,领导各省军民同志,扫平伪满,肃清官僚,建立真正共和政体,以贯彻全国彻底革命为初旨。12月29日,丁开嶂、李孝通等由滦州来天津,并携有王金铭、张建功、施从云等致胡鄂公与天津各革命团体快电,拟请天津革命同志至滦,指导革命,组织滦军政府。12月30日上午,北方革命协会又召集各革命团体代表在天津法租界生昌酒楼开会,通告王金铭、张建功、施从云等,电请天津同志赴滦,指导革命组织政府诸情形。会议决定由白毓昆、熊朝霖、孙谏声、陈涛等十余人分批前往。下午,施从云派李兰廷、陈熙泰二人来津告知北方革命协会,谓滦州驻军官兵,决定于1912年1月2日独立。这次会后,北方革命协会遂派白毓昆、孙谏声、陈涛等人由天津赴滦州。

  白毓昆等人到滦州后,于1月2日宣布滦州驻军三个营起义,成立北方军政府。同时,由施从云领衔发表的致袁世凯、伍廷芳及顺直咨议局的电文中指出:“自武汉事起,各省响应,势如奔涛,足见人心之所向,决非兵力之所能阻也。全国人民望共和政体,甚于枯苗之望雨,诚以非共和则难免生灵之涂炭,非共和难免外人之干涉,非共和难免日后之革命。”[注25]表现了起义军坚定地走共和之路的决心。

  由此可见,滦州起义主要是通过革命党人在天津的周密策划、多方面做工作的结果。

  六、革命党人与天津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在津的革命党人为了使清王朝早日垮台,秘密筹划并领导了天津武装起义。

  在津的革命党人赴南京向孙中山汇报北方革命的情况,得到孙中山的大力支持。1912年1月初,胡鄂公从天津抵上海后,与沪督陈其美会晤,得知孙中山正在积极策划北伐,希望北方革命党人武装行动加以配合。1月13日,胡鄂公抵南京,为北方革命请款之事,由黄兴引见,到总统府渴见了孙中山。孙中山对他说:“沪军都督陈其美,昨晚来电,亦谓北方革命,现在极宜推动,不可有所瞻顾。北方革命运动,固重于目前一切也。”[注26]当场命黄兴从陆军部拨给北方经费20万元。很明显,孙中山是寄希望北方的武装起义。1月20日左右,王葆真和张继也由天津到南京向孙中山汇报了北方革命的情况。当时孙中山奖励了北方同志的奋斗,并询问了北方革命运动情况。黄兴、宋教仁与王葆真、张继面谈时说:“中山先生和我们都是主张彻底革命的,但推动北方革命需要一批款子,现在正计划借一宗外债,看参议院能否通过,如果通过,我们就可以推动北方革命,以全力贯彻光复北京、天津的计划。”[注27]后来因为政局的变化,孙中山关于北方革命的主张未能实现。胡鄂公返回天津后,于1月27日在法租界召开北方革命协会各团体代表紧急会议,传达了在南京谒见孙中山的情况,然后,讨论了建立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及发动武装起义的问题。会议推举胡鄂公为北方革命军总司令,关于起义的时间,最后议定:“事关军事秘密,应由北方总司令部决定。”

  27日下午,北方革命协会在法租界吉祥里十四号(按:此为胡鄂公在津寓所)召开会议,具体研究了天津起义及北京、保定、通州等地响应起义的步骤,确定于1月29日夜12时举事。计划在攻占督署之后,立即宣布成立津军都督府。对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及津军都督府的各部部长人选,也作了具体安排。1月29日的起义,因故过早地发出了起义信号,各路队伍一时措手不及,把原来的部署全部打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