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对儒学的继承发展(2)

辛亥革命网 2013-08-16 00:00 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作者:郑起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先生从来对于儒家思想秉持至诚大公的态度,在反孔最烈的时期,挺身而出,弘扬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中占据重要

  近代反孔以来,一再打压儒家思想,尤以文革时期“批孔”达到极致。至今,我们已经能明显看到其恶果,大多数人已能认识到当年的偏颇和谬误。但在近百年前,首先站出来维护儒家思想,维护我国的传统道德,回击对儒家思想的攻击,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以孙中山先生为第一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大无畏的革命风范,深邃的理论素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这些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二、儒家思想在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中的地位

  所谓地位,就是说儒家思想在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中究竟占多少份量,不光是指其重要性,而尤在指其成份。对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众说纷纭。最先做出评价的当属戴季陶先生。1925年,戴先生写成《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指出:“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13]。大陆有些学者则否认孙中山先生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以来道统的继承者,并否认传统文化是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的核心[14]。很明显,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儒家思想在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中占多大成份,应当以孙中山先生的自我评价为依归。1921年12月,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曾经问孙中山先生:“你的革命思想,基础是什么?”孙中山先生明确地回答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15]。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学说完全就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呢?这样说也不科学,因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学说博大精深,即包括哲学思想,又包括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它的来源既有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又包括西方的先进思想。这也是孙中山先生所肯定的。他指出:“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16]。中山先生还说:“兄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实是集合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潮流,在政治上所得到的一个结晶品”[17]。在民权主义六讲第一讲中,孙中山先生讲到:“现在之民权时代,是继续希腊、罗马之民权思想而来。自民权复兴以至于今日,不过一百五十年,但是以后的时期很长远,天天应该要发达。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18],在第二讲中,孙中山先生又说:“法国革命的时候,他们革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名词,好比中国革命,用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一样。由此可说自由、平等、博爱是根据于民权,民权又是由于这三个名词然后才发达。所以我们要讲民权,便不能不先讲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名词”[19]。最后,孙中山先生断言:“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也是由欧美传进来的”[20],明确说明,欧美平等、民主的学说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重要来源。五权宪法也是欧美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孙中山先生指出:“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象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21]。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民主的理念与构想,确受欧美民主思想与制度相当的影响。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影响。他考察了欧美社会经济改良的情况,指出:“欧美近年来之经济进化可以分为四种:第一是社会与工业之改良;第二是运输与交通事业收归公有;第三是直接征税;第四是分配之社会化。这四种社会经济事业,都是用改良的方法进化出来的。从今而往,更是日日改良,日日进步的”[22]。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中山先生“节制资本”的思想源出于欧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在引进西方的社会经济学说方面,孙中山先生选择了他认为最先进的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学说。民生主义的办法除了节制资本,另一个办法就是采用亨利·乔治的学说,即地租单一税办法,使土地国有化。孙中山先生认为:亨利的土地公有学说,“实为精确不磨之论”,“深合社会主义之主张”[23]。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即宣称:“余乃极端之社会党,甚欲采择显理佐治(即亨利·乔治)氏之主义施行于中国”[24]。让位于袁世凯后,他即致力于民生主义事业,在广东还帮助说服省临时议会议员,通过法案,推行单一税法。

  孙中山先生是熔古今中外进步思想于一炉的学问大家。他引进西方先进政治经济思想加以改造,他继承中国儒家思想精华加以发展。他自称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25],极其准确地指出了他的学说思想的来源。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蔡元培分析主要来源于中庸之道[26]。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则来源于儒家思想和西方先进思想的融合。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学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我们不能因片面强调它是儒家思想而否认它对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继承;也不能因片面强调它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而忽视它对西方先进思想的吸收。因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学说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理论。他是中西文化的集大成者。

  三、孙中山先生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的形成有“因袭”、“规抚”和“独创”三个途径。以往的研究对于其“因袭”和“规抚”探讨较多,而对于“独创”则涉及较少。而孙中山先生“有所独见而创获者”,对于中国的革命和民族贡献独大,最具现实意义,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愈益彰显其时代的特色。下面试以孙中山先生对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社会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