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思想遗产及其意义(4)

辛亥革命网 2011-05-17 00:00 来源: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报 2004年第6期 作者:耿云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的思想,其一切精华都集中体现在他的三民主义之中。我们总结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历程,再关注当今的中国与世界,仍能从中发挥掘大量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国家经营大规模的建设,资本从何而来?技术从何而来?孙中山提出非常大胆的设想:“此类国家经营之事业,必待外资已吸集,外人之熟练而有组织才具者之使用,宏大计划之建设然后能举”。[40]正因为如此,孙中山才把他的实业计划积极主动地寄给几个大国的重要人物。而他之所以选择第一次大战结束之际,着手拟此计划,积极联络各国人士,是因为他把大战之后看成是谋求中国发展的一个大好机遇。一方面,他认为大战期间,各国的生产能力因战争之急需而有很大的膨胀。另方面,战后各国必遭遇经济上的困难,中国的发展可为其提供最大的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由此,孙中山产生让各大国共同开发中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此同时,保证各大国免受经济危机的威胁。这是各国与中国互利的,双赢的计划。孙中山对此有一个非常精练地概括。他说:“吾人意见,盖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也”[41]孙中山的这一构想是极大胆的极有远见的。我在1990年的一篇文章中曾指出,孙中山的这种构想“只能是空想”。[42]他既没有获得全国政权,更没有稳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根本没有实行这一构想的一些最基本的条件。但他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外国技术和外国人才以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的构想是有其合理性的。看一下今天中国的现实,难道不是可以惊异的发现,我们正在做孙中山当年想做而不可能做的事情吗?

  终上所述,我们考察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思想在他的革命实践中所经历的发展和变化,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保留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例如他关于争取各民族平等相处的世界新秩序的主张;他关于必须从地方自治入手,为实行民主制度培育坚实的基础,以及革命党人必须先受训练,然后才能训练人民走上民治轨道的思想;他关于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同时发展,并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构想,所有这些,都是仍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宝贵思想遗产,我们应当充分加以珍视,并继承光大之。

 

  [1] 见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第31页。

  [2]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25页,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3] 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86页。

  [4] 《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19页,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5] 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60页。

  [6] 《三民主义》,《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187页,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7] 《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见同上,第394页。

  [8] 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18页,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9] 《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见同上,第373—374页。

  [10] 《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20页,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1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19页。

  [12] 《在桂林广东同乡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6页,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13] 见《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19页。

  [14]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226页。

  [15] 《国事遗嘱》,《孙中山全集》第11卷第639页,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16] 《檀香山兴中会盟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0页。

  [17] 《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72页。

  [18] 《东京军事训练班誓词》,《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4页。

  [19]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97—298页。

  [20] 四权,是指四大直接民权:直接选官之权,直接罢官之权,直接创制法律之权,直接复决法律之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