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思想遗产及其意义(5)

辛亥革命网 2011-05-17 00:00 来源: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报 2004年第6期 作者:耿云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的思想,其一切精华都集中体现在他的三民主义之中。我们总结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历程,再关注当今的中国与世界,仍能从中发挥掘大量

  [21]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27页。

  [22] 同上,第129页。

  [23]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27页。

  [24]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孙中山全集》第9卷和98页。

  [25] 《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党员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503页,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26]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324页。

  [27] 《与戴季陶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70页。

  [28] 同上,第71页。

  [29] 《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09页。

  [30] 《在广州全国学生评议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114页。

  [31] 耿云志:《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原载《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收入《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一书,见该书上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32] 见梁启超:《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新民丛报》第86号。

  [33] 章太炎:《定版籍》,《章太炎全集》(三)第27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

  [34] 见宫崎寅藏:《孙逸仙传》,载《建国月刊》3卷4期。

  [35] 见《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凤冈及门禾子编,1936年第2版,第123页。

  [36] 见《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20—121页。

  [37] 参见韦慕廷:《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译本第106—107页,杨慎之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38] 《在沪南商会分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38页。

  [39] 见《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253页。

  [40] 见同上,第253页。

  [41]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398页。

  [42] 见耿云志:《孙中山与梁启超关于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