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日移民法案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3)
辛亥革命网 2011-05-07 00:00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作者:桑兵 查看:
《改造》1924年6月号发表千叶氏的文章,呼吁“日本对同色民族要悔悟了”。该刊同期还发表了题为《东洋人联盟的目标》的文章,批评日本过去在教育、政治、或社会生活各方面专要努力欧化,结果不仅失望于有色友邦,且有违背有色友邦的行动,说是日本若不将黄色的脸子,糊涂做白色,则恐怕不能列在五大国之一,就是日本学穿不合身的洋服,要求与白人受平等待遇。然而日本果然得到白人平等的待遇吗?排日法案即得到清楚答案。这是日本国民幡然由洋人崇拜的恶梦觉醒起来,觉悟自己之中有比洋人更贵重的文化存在的时机,今日东洋人联盟之声是自觉者的呼唤。欧美人自负为优等人种的心理,是根据最近一世纪的历史和物质科学文明的优越,无视以前的历史和文明的其他方面,实则欧美人没有建造精神文明的能力,一旦与自己的利益不合,便不以正义为正义,不以真理为真理。只有依赖东洋人的力量,即东洋人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能与洋人对抗或优胜于洋人时,正义与真理才能发现于全世界,国际和平的基础存在于东洋人的联盟。提倡东洋人联盟,不仅要与西洋人对抗,更要进而教化白人,再铸造白人做新的正义人。历史证明,东洋人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都很优秀,完成自己兼以教化他人,是人类的使命,也是东洋人的使命。东洋人联盟就是实行这一使命的手段[18]。
日本众议院议员神田正雄的《排日法和全亚细亚的问题》表示:排日法是日华提携的促进,反对排日的正当性,须对外解决对华问题,对内讲究台湾、朝鲜问题。中国大而实力缺乏,日本虽有实力,仍受美国愚弄,须与中国提携,才能收到实效。两国亲善的障碍为二十一条,应当废除形式,重新缔结同样的条约,以尊重爱面子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禁止华工也要改,许可具有同日本6年义务教育程度的人入境。日本对欧美诸国采取正当行为,对中国则被欧美人所误,行为不当,应当谨慎。中国怨日本比怨欧美更甚。要实现共存共荣,相提携于世界,日本应示以大国民的襟度。对于台湾、朝鲜,则要尊重其文化风俗,注意民意,给与参政权(其时台湾设置议会运动勃兴),不能以支配者征服者的态度一味进行压制,以自己的本位强欲同化。这样才能堂堂正正地反对美国排日[19]。
东京的《日本及日本人》半月刊发表军学各界名流的论文,对美态度激烈,多主张联络中国,结合东亚各民族同盟以抗美。如与中国缔结人种同盟,于东京、大阪、北京、上海举行同盟成立仪式,由政府支持[20]。是年10月,该刊还编辑出版了《大亚细亚主义》特集,收录50位各界人士关于大亚细亚主义的意见。认为排日移民法是对全亚细亚民族大宣战的布告,应当惩罚美国,要确立大亚细亚主义,唤起内外舆论。作为手段,是以在日本培养成熟的儒教和佛教为日中印三国提携的连接点。甚至以大亚洲主义为对抗美国门罗主义的亚洲门罗主义。稍持异议者只是怀疑相互提携的可能性,或以为应当用正义人道对抗人种歧视。[2](P219~220)东京《朝日新闻》也发表社论,高唱[21]对华亲善论。《台湾日日新报》则认为移民法案不仅令日本人不快,也是对有色人种的最大侮辱和黄白人种的挑战,日本应当谋求亚细亚民族的大团结,日本政府对于美国的排日应采取积极对策,并利用这一时机。[22]
也有人从另一面对于亚细亚联盟表示异议,日本报载《亚细亚联盟之真精神》,反对以取消二十一条,撤废日本禁止华工入境,开放朝鲜台湾、放弃满洲等为亚洲各民族结盟的先决条件,认为日本的衰颓非亚洲复兴之道[23]。这实际上是企图继续原来的侵略殖民政策,用强横手段占据亚洲的霸主地位。所以英文《日本纪事报》批评日本人主张人种平等、亚洲同盟,反对排日,但对美国排华、排印以及日本自己排华,均未仗义执言,对日本剥夺高丽、台湾人和华侨的自由,亦默不作[24]声,其目的只在扩充日本对美战斗力。
三、日本以外的反应
美国排日移民案引起的日美冲突,孙中山一开始就予以关注。这时日本驻华通讯机构不断多方探寻中国各界人士的意见,作为南方政治领袖的孙中山当然是其重要追踪对象,但是孙中山并不愿意公开明确表态。4月间,“或就日美问题,征求意见。孙逸仙氏,本日返信,有该问题所关,余憾不得立意见之语(二十一日北京发)”[25]。
稍后,日本驻广东通讯社记者专门拜访孙中山,询问其关于排日案的意见,后者仍然表示:“余于此问题,初无特殊之感想,”但答案还是进了一步:“此在日本毋宁视为最良之教训,须为黄种色人而觉醒之绝好机会。此外余殊无所感也。日本以前过于倾倒白人中之势,少所顾虑。余企图亚细亚民族之大同团结已三十年,因日人淡漠置之,遂未具体实现以至今日。使当时日本表示赞同,想不至如今次受美国极端的屈辱。……余此际所望于日本者,忍受耻辱,退而静谋亚细亚民族之大结合。俟黄色人种之团结完成,然后讲求对于此次屈辱之方策,斯日本民族之愤激庶不徒劳,而有圆满结果之一日。美国此种态度正当与否,余不愿明答。何则?盖恐引起日本并吞高丽是否正当之反问也。为日本计,此际无论如何,惟有隐忍以图国力之充实,并努力亚细亚民族之团结。至于此问题将来之进展如何,全属未知之数。南方政府未尝就此考虑何等之对策,局面之变化,殊非吾人所能预测。”①5月16日,孙中山又在大本营接见日本东方通讯社社长樱井氏,与谈美国排日法案及中国时局[26]。
孙山中态度的保留,与中国乃至亚洲各国人士对于排日法案的反应以及当时的中日冲突有很大关系。
排日案发生后,面对日本各个媒体的询问,中国各界要人反应不一。北京言论界开始对日美问题大多保持沉默,只有江庸表示同情。即使同情和声援者,也相当谨慎。黎元洪致函东京《朝日新闻》,要中日根本扫除人种差别,放弃西洋物质万能思想与殖民思想,即为亚细亚全民族团结之好机会[27]。原外交总长王正廷称:“吾华久为美国移民问题所苦,几次抗议,终无功效,至今美国境内,全无吾华移民。日本今日适遇吾华经验之第一步,体验吾华难堪之苦痛,吾华同病相怜,益加同情。……夫事之根柢,在人权的偏见,且内政上多所作用,不易圆满解决。日本舆论目下攻击美国态度,不无或起两国战争之惧,固不得言,毕[28]竟日本惟有饮泣已耳。”只有中央银行副总裁张嘉 和唐绍仪的态度比较鲜明,前者表示:“此回美国移民法案,即禁止日本人移民之案通过,令人惊骇,斯不仅日美国之问题,而美国与亚细亚民族间之问题。吾华人之对美国,亦与日本人同其感情,即美国与亚细亚民族之人种问题,潜在根底。……总之,望大统领为东洋民族坚拒,日本努力根本解决也。[29]”4月24日唐绍仪在上海对来访的记者说:排日法案有违正义,非人道,贤明的总统应当否决,冷静的阁员也不应采用。美国的先辈英国已给美国黑人一样的社会待遇,而美国依然差别对待。此次移民案不仅对日本,对于中国、印度等其他有色民族也是侮辱,挑战人道,成为野心家政争的工具。热爱正义的美国人应尽早取消,制止有辱美国历史光辉的事[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