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日移民法案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7 00:00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作者:桑兵 查看:
孙中山的外交目标,首先在废除治外法权,恢复关税独立,进而废除不平等条约。至于收回列强所占领地,鉴于可能性,则暂缓。即使如此,列强也不肯轻易松口。为此,说服日本国民,使之了解中国人民的意愿,从而形成对政府的压力,显得相当重要。孙中山到神户港后,与东京、关西的记者在“上海丸”会晤,长谈后提出两个问题:1。日华亲善的必要无疑,但要达到目的,用什么方法来做亲善的引导为合适?2。现在日本人对于中国的感想怎样?记者们回应道:最近日本的中国观比数年前变化很大,朝着相互谅解的良好方向。两国亲善的根本意义,在于两国国民了解两国是系于生死的重要关系,“若有协力便得自立,若是分离便共倒坏”。为了彻底相互了解,首先要相互接触,并且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中日两国应分别由了解对方的人来宣传对方,然后找出好的联合方法[49](P17)。
对此,戴季陶提出了日本回到大亚洲主义的具体先决条件,即日本应当取孟子之道:(一)对外援助中国国民的国家独立运动,撤废治外法权,关税独立,率先示范,宣言抛弃二十一条,以此作对等的关系,而筑同盟的基础。(二)对内抛弃殖民地统治方针,尊重朝鲜和台湾的民族的自由,允许其召集人民议会和设立自治政府,而由各民族的自由的联合以定统一的国家的基础。南洋的日领诸岛,也许人民自治,尽量养成土人的政治的智识,同时引导其经济的独立,以示民族平等之典范。(三)速与俄国无条件复交,放弃剥夺德国人民自由,阻碍其国家复兴的政策,与俄、德签订自由合意条约,改变日本的国际孤立地位。其中第二项最为关键,对内抛弃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可为对外自由平等的国际信义的基础。中国和东方诸国民,相信日本没有帝国主义的野心,东方诸民族的大团结,才能以日本为中心而成立。日本在巴黎和会提出人种差别撤废案,中国的舆论反而嘲弄,以为太滑稽。日本若真的主张,非先丢掉自己矛盾的地位不可。“践踏那以大事小之道以定对内对外的方针,这即是最健全的国策。①”
戴季陶后面的这番话,已经不仅是解释孙中山的本意,甚至有代孙中山立言,或言孙中山言犹未尽以及难言之隐的意思。《大阪每日新闻》发表社说《亚细亚民族的团结》,全面呼应孙中山的演讲,认为世界将来为白种与黄种战,亚洲民族要团结,以道德文明对抗物质文明,才能避免被奴役,实现独立自主,维持和平[50](P15~16)。
五、孙中山大亚洲主义的反响:以台湾为例
对于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讲的评价,负面的可能还占多数,一般的立论,多从理论化的反帝立场,反应也限于日本方面,甚至与后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以及汪精卫等人的附逆相联系。至于这一演讲及其相关思想对当时亚洲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人们影响如何,反应怎样,关注不多。从台湾知识人办的《台湾民报》的相关报道和文章,可以窥见一斑。
1924年4月孙中山初次对排日问题表达意见时,《台湾民报》就以《孙氏排日观》为题报道了谈话内容并发表评论:“孙文氏对于这回美国的排日问题说,白色人种的横暴,今更不要再论,而日本奋起为亚细亚民族团结,图同族的解放,是余三十年来的希望。然而惜日本更步欧米之后尘,不但不留意于亚细亚民族的团结问题,尚且有虐待弱少的民族。然这回受了米国的排日,想就有得着相当的教训,听说舆论沸腾,各种的运动继起,但是这回日本总也没有出最后手段的勇气,若要雪此屈辱,非留意于亚细亚民族的大同团结,依赖其势力之外,再没有法子了。以上所说的是孙文的意见,他对于民族团结的主张,是始终一贯的,他的主张言言句句都是不错,不知道日本的国民明白其教训吗?对与亚细亚民族的联合团结,共同努力其解放运动,不知道有感觉必要没有?但是我们想若是自己要求他人解放的时,自己要先解放他人才成,互相要团结合力的时,相互之间没有自由和平等不可,换句话说,相互之间若有差别的时候,自然就会生出反感轧轹,那么团结怎能成功呢?这回受美国的排斥,却也亲受其苦了,但对于排斥华工一事,自己总也难免一回的反省罢。如果有心于东亚的团结,须要对于中国的问题,朝鲜、台湾的问题,先解决妥当才成了。”[51](P7~8)
此后,《台湾民报》基本由这一立场发表意见,如署名“一舟”的社说《亚细亚民族团结的机会》,一方面指出:“细思美国议会通过该案的存意,表面上的对象虽是日本移民,其实的用意,确由人种差别的偏见,要排斥我们亚细亚民族的全体。”一方面又强调:“然而亚细亚的人,为什么倒取隔岸观火、我不关焉的态度?———甚至看日本的受辱,还有大叫快哉的人———更不可思议的,日本自己国内也冷冷静静,不闻有具体对付的方法。东京虽有开一次国民大会,其到会者寥寥如晨星,结果也不过决议对美国打发一封哀怨的通电,就算过人面情面了。见之每日的报纸,不是称赞美国大统领、国务卿的美意,就是报道美国那个新闻那个名士发表何等同情的言论。像这样的度量,或许是隐忍持重,但总免不了会受是仰人鼻息的误解。日本对中国的排日,向北京政府何等强硬的干涉?中美两国同一的行为,为什么对甲就用强硬的外交,对乙就取软弱的态度,何况中国排日的理由,比美国并不薄弱。且这回美国的排日,无所发见不平恐慌的理由,着实发源于人种差别的偏见。日本既自许为亚细亚的盟主,何以缄口受辱?为日本自国利害关系计,为同族的解放,日本亦宜奋起毅力,以图亚细亚民族的大同团结。我们认定美国通过排日法案,正是我们亚细亚民族团结的机会,又是日本实现亚细亚的盟主之绝好机会。但是日本要完成这样大使命、大目的,不可无相当的觉悟,甚么觉悟呢?一要厚待亚细亚弱小的民族,这回他们取隔岸观火的态度,可不是日本从来有令人不满的地方吗?二则要求他人解放,宜先解放他人。譬如对朝鲜、台湾的人,应该解放,与母国人受同等的待遇,享同等的幸福。倘日本果有实践躬行的雅量,亚细亚的民族,就不难于团结了。所以我们希望日本对于美国这回的排日法案,应取积极的态度,又利用这个问题以为亚[52]细亚民族团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