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律师、医师、会计师群体研究的几个问(6)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作者:朱英 查看:
(4)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的职业精神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社会群体不应忽略其思想层面的问题,对自由职业者群体的考察尤其如此。从职业特点的角度,弄清自由职业者群体的思想特征, 就能够较好地把握他们的行为动因。在这方面, 至少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职业观念。民国时期的会计师、律师及医师都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其职业观念在不断丰富和形成。在各个职业的从业人员中,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职业认识及职业道德,包括对于自身职业的定位、性质、发展方向的观念 都对从业者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总体上,各业的职业观念也有共同之处,强调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资格等内容。但职业观念与职业活动尚有较大差异,需要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伦理精神与职业操守。这些身处于知识阶层内的新旧成员,在既有秩序崩解而新秩序有待建立的时空环境之中,如何透过对“专业”的掌握而展开妥协或是合作,在商业与职业二者之间如何抉择?体现出哪些职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政治、社会、经济等外部因素与自由职业者之诚信观、义利观、宗教信仰等心态特征对自由职业者之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些均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5)民国时期自由职业者群体的政治参与
民国时期的自由职业者群体并非各自独立发展的,除在兴起的过程中具有类似的社会及制度背景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职业之间建立了组织及信息的联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体现出了自由职业者群体的职业风貌。在这一部分主要应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政治观念。作为同处于社会中间层的自由职业者群体来说,会计师、律师及医师对于政治有自身之理解,但也具有共同之处。在南京时期,政府将这几大群体划入自由职业者群体进行管理,对于其观念也有影响。总体来说,这几大群体对于近代的民族问题、宪政问题、政党政治都有较高层次的认识,但同时也持较为隔离的心态,较少激进的活动。本文应从民族观念、民主观念、政党观念、革命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政治参与活动。各业职业公会是自由职业者的集体性组织,它也代表自由职业者参与政治活
动、民族运动等,反映了自由职业者群体的社会参与意识及其自我评价标准。这些群体之间不仅相互联通,而且也与商人团体、公益团体等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
(6)近代自由职业者群体之生活百态与都市社会
对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全面研究,还需要对其职业生活和其他生活样态进行考察。职业生活。结合民国时期自由职业的发展,探讨职业者群体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待遇福利的变化。同时,通过考察工作内容和待遇福利的变化,探讨职业的发展和职业群体社会地位的变迁。业余生活。下班后或者暇余时间,自由职业者也有着自己的业余生活,尤其是在繁华的都市,夜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不但有地方戏场、茶馆、书场等传统娱乐,新式的电影院、舞厅、弹子房等也相当受欢迎。此外,娱乐场所的数目逐年增加,显示娱乐业市场日益扩大的趋势。通过对业余生活的考察,也许可以描绘出自由职业群体的另一面。
自由职业者群体与都市社会。会计师公会之兴起与司法制度改革、与公司制度建立、与民间诉讼习惯都有着紧密关联,会计师群体之兴起与市场经济之发展、与市场秩序之建立、与会计制度之改革亦存紧密关系,医师群体之兴起与西医之引进、与中医之改革、与中西医论争及中医国医化运动、与社会医疗制度之变化也难以分离。专业人士作为上海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消费习俗、思想观念等等也影响到都市社会的特性。都市社会因地域之不同,其特点亦有差别。沿海的上海、中部的武汉与西部的重庆,均设立有数量众多的专业团体,本文应对此进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