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良的《崂山抗战忆往》(2)(3)
辛亥革命网 2012-10-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⑹ 电请中央司法行政部迅即整顿青岛地方法院及高等分院,使民刑讼案可得处理,一方责成当时之法院对于地方监狱之囚犯,仍负看管之责,不得任意处理,听候以后中央派来之司法人员到达办理。
⑺ 难民之收容与安顿
敌人投降之后,在潍县以东之鲁东地区尽陷匪区,各县之人民,其不甘受奸匪之统治或清算屠杀者,纷向青市涌来,初时即逾十万人以上,且后日逐增加(按二个月余竟达卅万人之多),彼等食住均成严重问题,如下迅速处理,即可陷青市于混乱不可收拾之境。市府指派多方机构,分别照料于学校仓库、或工厂之一部份为之安顿,但市内各处仍不敷于续来之难民,乃安放于乡区各村,此为临时解决之措施,嗣后中央善后救济总署,在青岛设分署,始将得之于美援救济之粮食,作经常救济难民之需。然救济如此??多之难民,不仅食住问题而已,尚有幼年壮年老年男女之分别教养问题,此后乃成为市府经常之繁重工作,不得不为之继续负责进行。
⑻ 敌人工厂与仓库之看管问题
青市日本之工厂大小有三百余个,另有军需品仓库多座,自敌投降后,该工厂等原为日人经营,至此已感不能继续,我市政府奉行政院命令须等待由中央主管各部院派大员前来接收,在中央大员未来以前,市府不能任其废置,为免奸宄之徒,贪图之辈,乘机冒名接收或偷走掠夺起见,市府选派管理员驻厂看管,等候中央派员点收,仓库则派青保部队日夜看守防护,此项工作,十分繁重与辛苦,尤其仓库虽中央已派员来青接收,而仓库看守工作,仍责任由青保负责,市府对于工厂仓库接收前之看守保管事项,可谓任劳任怨,幸未发生差错,然中央派员之接收工作,决策既不准确,技术亦不高明,操守又成问题,敌人工厂物资,原可汇为国用,但接收人员,大都均非专门人才,一经接收,工厂不仅由此停顿,且物件移走损失,使他日无法重新恢复,此种接收对于国家及地方,均无裨益,可谓完全失败,尤其对于人民之影响,徒见争夺掩藏而发接收财之行为,令人不嗤!
⑼ 英美舰队访青接待问题
青岛原为海港与军港,世界著名,空气良好,冬暖夏凉,景色宜人,平时世界各国舰队常载来官兵避暑消夏,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战争期间,因军事关系,当然望此情形,但中日战争结束,市府接收未及旬日,即有英国舰队(由驱逐舰三艘、运输舰一艘组成)由Capt.Bermuda上校率领到达青岛访问,留一周后即他驶,未几继之而来者有美国舰队(轻巡洋舰一艘、驱逐舰三艘组成)由少将西待尔Admiral Seatle率领来访问旬日,彼等虽未特别表明有何任务,仅系访问性质,敦睦邦交而已,至少具有战后视察青岛情势与现状之了解。彼此舰队所需食物及油料,均系自办,不需市府供应,惟舰队官兵登陆,所需登陆后游乐所需当地通用货币,要求以金镑或美钞兑换,是时中央银行尚未恢复,法币亦未运到,市面通货仍旧使用联币,乃共同商议以金镑或美钞折合联钞,每日一市,暂为兑换供应,是时市廛商业有娱乐性质之供应者,纷纷应市,以赚取外国人玩乐之花费,对此如何管理,以免引起外人之指责与引起之交涉,此时市府不得不注意于外交事宜,除对于舰队之拜访与招待之国际礼貌外,一方须使市民如何公平交易敦睦邦交使来者有如宾主如归之感。同时青岛在战前原有各国之领事馆或总领事馆,即将重新恢复,如是以后之外交益觉更为重要矣。
以上只是当进入青市接收市政之初!即遭逢军事、政治、财政、金融、社会及外交等所面临之问题,无不须立即解决而不容延忽者,否则地方立刻可以陷于混乱,然以青市甫经收复,中央军队及财经机关所派人员又无法及时赶到,我抗战时期之市政府人员有限,对于政治又无经验与材能,处此非常时期之局面,实不易应付,个人以行政首长独负全责,指导督促,统率全局,正是力有不及时感陨越之虞。
3、中央派员纷纷衔命飞来青岛接收
敌人投降,抗战胜利,青岛市政甫经接收,地方问题积极处理正在逐步解决之际,继续而来问题之一,即为中央派来大员接收敌人之工厂仓库物资银行,益加重市府之责任与困难,盖接收并无系统与章法可循,使工厂遭受停止生产,甚至解体,今后恢复无望,且复贪污吞蚀走漏散失,层出不穷,此所以不久之后,中央再派有清查督导团大员前来清查加以惩治,亦证明当时国家所定接收政策并不完善而有此失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