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良的《崂山抗战忆往》(2)(7)

辛亥革命网 2012-10-1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抗日战争爆发,李先良亲往崂山恢复青岛市政府之对日持久抗战。李先良为给自己“坚持崂山抗日斗争”树碑立传,于抗日战争胜利之次日,便

     青市有天文台之组设,属市政府,原为德占时代建设,尚有相当规模,战后美第七舰队及海军陆战队来青,气象报告,日趋重要,是时亚细亚洲苏联气象台不与美日太平洋气象台合作,大陆又为共匪盘据,致亚洲之气象每日每时缺乏报告,气象判断在于各地气象情报互相交换,今缺此大陆一方,颇有影响,于是美方鉴青市气象台尚有基础,愿补充气象设备,俾以充实,负起亚洲气象与美国太平洋气象交换之责任,由是青岛气象台设备补充,地位渐高,为国内其他特别市所无,而政府在经费困难之下,仍获得扩充青岛气象台之设备与任务。

     青岛原有市立医院,惟规模不大,敌占青岛八年曾将医院扩大并举办东亚医药专科学校,我接收后恢复青岛市立医院名称,选任医师人才充实医院,推展服务。

     一个都市里的公共工程,其主要事项则为道路、自来水、下水道,其次为空气水污染之防止与垃圾之处理,再次则为地面建筑工程之保养维护。此在战后青市复原工作,在市财政艰困之情形下,仍能努力进行,恢复旧观,此外气象,医院卫生工作之加强,逾于战前,此乃市府上下,能本克难精神,解决问题,所以有此成就者焉。

  二 结论 

     由于本人战前在青主持党务,战时在青岛崂山打游击抗战,战后在青主政,可谓关系密切,爱护青岛,甚于一切。抗战胜利,青岛光复,期望恢复旧时建设更进而发扬光大之心,亦复甚于一切。然以青岛接收之初,四周为匪军包围压迫,必须加以防范;游离部队散入市内扰害闾阎,必须加以清除;难民卅万涌入青境,必须加以长期之安顿;胶东各县流亡政府相率迁来青岛,必须加以照顾;中央军经大员派来接收敌伪财产,以及中央派来之复原或增设机关,总计不下大小二百余个,必须加以协助与筹备;我国海陆空三军来青之整训或补充者总计数达十万,必须加以承办军事上需要之差遣或事务;美军第七舰队与海军陆战队三数万人之驻青,必须加以合作暨外交上之亲善与招待之责任;地方庶政如民财建教之复原工作,必须加以迅速之整顿与重建。凡此客观环境,纷集一起,为青市历来或其他各处所无,事务十分重繁,责任不能推辞,苟有舛错,必致陨越,影响全市之安危,诚乃艰难万分,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松懈,虽然渡此困境,然亦心力交瘁矣。

     复原工作,几及一年,至卅五年下半年,地方情形,渐趋好转,工商亦见繁荣,青市民意代表之市议员亦于是年选出而成立市议会,使市民参与市政之决策,卅六年后选出中央民意代表之青岛市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及监察委员,所有选举,均由市民直接投票,公平公正,以树立民主楷模,颇获国际人士之赞誉。青市当时虽呈小康之局面,然国内匪共作乱,鲁省只存济南、潍县两点,余均陷落匪手,且及华北与东北各省,自卅七年起,平津及渖阳均被匪军包围,情势日趋危急,至卅八年初,华北全部相继沦陷,形势日非,延及华中、华南,未几青岛美军第七舰队及陆战队亦撤离他去,是年五月青岛我军政亦复撤守来台,是年底我中央政府亦播迁台湾,至此整个大陆不守,沦入共匪之手矣。

     八年抗战,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志节,在国家领袖 蒋委员长的领导下,全国军民,毁家纾难,忍受惨烈的牺牲,终于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使得中华民国仍能昂然屹立于天地之间,没有沦于万劫不复的亡国之境,使得百年积弱,举界藐视的耻辱,经过漫长的八年战后,堂堂湔雪于无形,这是中华民国开国以来,最神圣的业绩,也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最辉煌的胜利,永不磨灭的一项伟业。

  (以下总计有百二十字,类似高考作文,吾人见得多了,予以删除。李先良文内有关对中共的污蔑之词当有历史客观眼光来看。)

  [按]:李先良是为国民政府最后一任青岛市长,于民生改善、市政建设、人文发扬殊少惠泽。这当中自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但有两个本原因,一是其阅历眼界胸襟气度,较前两任不啻有天渊之别;二是朝中无人手中无兵,胡若愚有李宗仁,沈鸿烈有张学良,西安事变又傍上了蒋介石。所以其寸功必占,污蔑早期崂山抗日武装,尊上欺下,不以民生为意,也就不足怪了,毕竟他在青岛的头等要务是守住青岛,莫使旁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