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的兴起、发展及其与兴中会、同盟会的关(7)

辛亥革命网 2013-09-22 00:00 来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作者:王杨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和堂是革命推进的直接产物,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它与兴中会、同盟会的关系或疏或密,其在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中和堂

  [58]冯自由:《华侨革命开国史》,《华侨与辛亥革命》,第66页;林义顺:《中华民国开国革命史之一页》,《革命之倡导与发展(中国同盟会一)》,台北:正中书局,1969年,第550页。

  [59]冯自由:《洪秀全演义作者黄世仲》,《革命逸史》(第二集),第41~42页。

  [60]冼江:前引文,《尢列集》,第67、69、96页;尤迪光、尤迪桓:前引书,第14页照片。

  [61]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4~345页。

  [62]张镜影:前引文,《革命人物志》(第六集),第341页。

  [63]冯自由:《中和堂小史》,《革命逸史》(第三集),第133页。

  [64]周育民、邵雍:《中国帮会史》,第343~344页。

  [65]陈春生:《南洋华侨与革命》,《革命之倡导与发展(中国同盟会一)》,第501页。

  [66][美]史扶邻:前引书,第265页;Wang Gungwu, op. cit., p. 58。

  [67]《致吴悟叟函》,1908年10月20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392页。

  [68]《致暹罗同盟会员函》,1909年4月7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409页。

  [69]《致邓泽如函》,1909年4月6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408页。亦见惩革:《革党乎劫匪乎》,《南洋总汇新报》1909年3月3日,第1版;绍轩:《总汇报毁谤革命党之无理》,《中兴日报》1909年3月4日,第1版。

  [70]《要电汇录—本坡:星架坡将少一革命党魁》,《南洋总汇新报》1909年5月21日,第2版。“星架坡”即“新加坡”。

  [71]《致邓泽如函》,1909年5月12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412页。

  [72]《中国政治社会记实》,《中国局势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 of Chinese Affairs),1934年5月,第45期,第22页,转引自陈蒙鹤:《早期新加坡华文报章与华人社会(1881—1912)》,胡兴荣译,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年,第87页注1。

  [73]冯自由:《兴中会人名事迹考》,《革命逸史》(第四集),第36页。

  [74]黄建淳:前引书,第139页。

  [75]黄福銮:《华侨与中国革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第62、68页。

  [76]郑螺生:《华侨革命之前因后果》,黄警顽编:《南洋霹雳华侨革命史迹》,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公司,1933年,第3页;亦见[澳]颜清湟:前引书,第113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